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8011933
  • 作      者:
    (美)宋晓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 作者为知名华裔作家宋晓亮,她在中美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在大陆已经受到很多人的研究和关注
  2、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内容跨越国界,有时代性和话题性,贴近读者
  3、 此外,宋晓亮有较高的反映社会面貌的能力,作品涉及中美两国风土民情及待人接物。擅长以最简单的手法,写最复杂的人物性格与故事情节,语言风趣幽默,画面感特别强
  4、 宋晓亮擅于以触动人心最脆弱部分的手笔,描述那些似乎最平常的事、最寻常的人,来以小见大,引人遐想,给人启迪,赋予岁月以灵魂
  5、 宋晓亮说过,“像我这样的人就是用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也决不会向任何权力、权利和势力租借自己的大脑。每每,秉笔伏案,不论是悲痛篇,逗哏篇,或是批判篇,都在接受着心的驱使,灵的托付。”
  6、 读过这本书,可以找到人生的坐标与行动的准则,走进故事现场,了解并中美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展开
作者简介
  宋晓亮,祖籍山东,文登人。1986年秋天移民美国,先扎寨华盛顿,后定居印第安纳州。现为《华盛顿新闻》副刊专栏作家。
  优点:不馋、不懒、易生存。
  缺点:不识数,常把几亿看作几百,把几百说成几亿;不会理财,从没存过钱取过钱,没刷过信用卡。
  最长远的计划:吃完早点,得把晚饭给合计出来。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涌进新大陆》(山东友谊出版社);
  长篇小说《切割痛苦》(华夏出版社);
  长篇小说《梦想与噩梦的撕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散文集《心的驱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小说集《宋晓亮小说集——素描百态》(九州出版社);
  散文集《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中国纺织出版社);
  中篇写实小说《无言的吶喊》(台湾地区《中央日报》副刊连载);
  短篇小说《小老板娘儿》、《相逢正是尴尬时》入选《一代飞鸿——北美中国大陆新移民作家小说精选与点评》;
  短篇小说《握住与甩开的“艺术”》入选《人、欲、望——北美华文作家小说精选》;
  短篇小说《第四次嫁人》在2007年世界华文新移民爱情小说大赛中获奖;
  短篇小说《摆地摊的安老师》入选《美国华文作家作品百人集》;
  散文《甩手大掌柜》入选《环肥燕瘦》——海外华文作家文丛;
  论文《为了写给妈妈看》入选《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游记《头回去云南》入选《为了华夏文化的尊严》;
  此外,短篇小说、时评、影评、随笔,散见美国华文报刊及《人民日报??海外版》。
展开
内容介绍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为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宋晓亮的最新散文集,本书以作者在美国定居28年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背景,同时将视角切换和转移到中国大陆故乡,通过饱蘸着生活源头的语言以及生动鲜活的文字,让读者更清晰、更详尽地对比中美风土人情,了解美国普通人的生活及内心世界。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展开
精彩书评
   ★宋晓亮的散文、随笔写得相当独特,不乏历史感之余,更能在直面生活与个人际遇的元素中闪现思辩的光彩。乡情、亲情、友情与移民圈内的不同情绪、感受,都会在她的这类写作中捕捉到。

  ——美国《侨报》


   ★宋晓亮的作品有较为厚重的历史感,还表现在她的新移民小说中。她写新移民,在展现新移民涌进美国新大陆的众生相中,特別传扬了炎黄
  子孙的那种奋斗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 赵遐秋


   ★宋晓亮曾是非常不幸的人。不能不说,她是在歧视下顽强地生存,在无言后发出了内心的呐喊,她用笑脸迎接厄运、用自信应对不平,她刻苦、坚韧地把血和泪化成白纸上的黑字,这才从人生的谷底,赢得了今天的一切。

  ——东华大学教授·周增楠


  晓亮让人感动的,除了她倾力而为的小说,还有她泉水般奔流不息的散文,或洞察世事,针砭时弊,或书写人间深情,温暖人心。无论写人、写景,其中的赤子心肠都让人读来心颤,凝聚着“她”爱憎分明的浓郁风格。

  ——北美著名文学评论家·陈瑞琳


  宋晓亮以至情书写,所以血肉丰满,“真意”淋漓。国人要了解有人情味的美国,活生生的美国,要读的正是这样的好书。

  ——北美著名散文家·刘荒田


  宋晓亮的文章,字里行间都闪烁着人性和人品的光辉。读宋晓亮的文字总是让我有这样的感叹:她的文字是醒着的,是鲜活的,是水灵灵的跳动的生命。文章里的用词简练流畅,且字字珠联,句句如浪花翻滚,活力之水飞扬四溅。我想这是来自她的天分,一般人是学不来的。当然,这也来自她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造物主的感恩。
  ——北美著名诗人 冰 花
展开
精彩书摘
  【齐鲁名厨,我妈就是】
  鲁菜,位居中国四大名菜之首。妈妈所烹饪的鲁菜,在我的回味中,得说全球第一啦!高调赞美自己的老娘,我脸不红,心不慌,还敢白纸黑字地写出一大张。
  妈妈的拿手好菜并不是极具胶东特色的葱烧海参、油爆海螺、清蒸加吉鱼、扒原壳鲍鱼、糟溜鱼片、浮油鸡片、汆双脆、烤大虾、炸蛎黄。而是红烧鲙鱼、油煎银鱼饼、芝麻拌海蛰、韭菜炒青虾、大葱炒蛤蜊、肉片焖蒜薹、鲜炸黄花鱼、茼蒿芋头汤、虾米白菜粥、鱼肉汆丸子、豆腐炖鮱子。
  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在老家时,足蹬南山坡,放眼望去,“海到无边天作岸”的壮美景观迫人豪情顿生。就因生在海边,靠海吃海,没商量!如此这般,我家的一日三餐无海味的时候,几乎没有。
  尤其是产自胶东湾的各种蛤蜊,一直都在不失时机地为汤啊、卤啊增鲜添香。
  借地缘优势,妈妈便做得一手鲜美可口的海味菜。三姐说,妈做的红烧鲙鱼可用古今中外谁堪比来形容。的确,邻里间,谁家娶媳妇,嫁女儿,都会特地聘请我妈去掌勺。她老人家的那道红烧鲙鱼一上桌,交口称赞是要挑弯了大拇哥的。
  我的最爱:妈用小银鱼、鸡蛋、少许白面、少许盐跟葱花搅在一起,煎出的银鱼饼儿。圆圆的,像核桃酥那么大,一煎几大盘,闻着喷香,吃着透鲜。常常,一顿饭下来,我什么都不碰,专门大快朵颐那看着金黄、嚼着倍儿香的银鱼饼儿。
  走出老家后,在北京,在美国,妈妈的“名菜”,我复制甚难,其主要原因:谷物不新,鱼虾不鲜。就拿芝麻拌海蛰来说,不提其他,仅一新鲜海蛰,绝对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在老家,一根扁担,两个筐,腰里别上几毛钱,一路欢快至海边,两筐海蛰购得后,颤颤悠悠挑回家,碗盏刀剁齐上阵,可口美食引人馋。
  每每,妈将那略带海水颜色,略带海水味道的海蛰端到案板上,片成片,切成条,放在凉水里浸泡三四十分钟,用漏勺捞到瓷盆里,然后再撒上炒香的芝麻盐儿、倒上酱油、拌上蒜末儿和香菜末儿,人手一碗,吃后若不齿颊留香,其味觉器官愣是不答应。
  还有蛤蜊打卤面,离开胶东那片海,甭想再尝那个鲜。告别家乡那方田,甭想再品那种面——妈的手擀面。
  妈妈在擀面时从来不用醭面,要的是把切好的面条往开水里一放,当即会自行散开,这个技术在和面上。常言道:碱是骨头,盐是筋,和面时若配好盐碱的比例,那面条吃到嘴里,是又滑又爽又筋道。如此面条,再浇上我妈的卤:先用葱姜炝锅儿,再煸炒肉丝和西葫芦丝,加进蛤蜊肉,倒上焯蛤蜊的鲜汤汤,开锅后,撒把韭菜末儿,把人好吃得,何止回味三日不衰!
  在我眼里,妈妈不仅是红案名厨,白案手艺也相当地道。强烈感受,妈无论做什么均受爱的驱使,那份潜存在心底间的爱,对世人,对孩子无不全心释放。她不怕麻烦,不嫌累,只要我们吃乐了,吃美了,她老人家的“中国梦”就算实现了。
  人说,娇大的,惯小的。我恰是那个被惯大的老丫头。孩提时,妈妈给我包的大饺子,全捏成胖麦穗儿,甭说吃,一看就咕咚咕咚咽唾沫;包那小饺子比乒乓球还要小一圈,为的是一口一个,吃着痛快。蒸起馒头来,有时会做几只大燕背小燕;有时会做几只小白兔;有时会做几只小狗狗;有时会做个大刺猬。
  动物的形状做好后,妈妈就先用剪子剪出燕子的翅膀,用手捏出脖颈、嘴和尾巴。再让燕妈妈用翅膀当手,上翘后弯,勾住自己的孩子,为的是小宝贝不被摔下来。小兔、小狗主要是捏好耳朵与小胖脸儿及四条腿。大刺猬耗时最多,那一身的刺全靠剪刀来一排一排地退着剪,剪一下往上挑一下,以防蒸好后,刺刺会粘在后背上。都做好了,再把那尖尖的小嘴给剪开了,里面还要夹上一条泡过、剪好的红枣呢。
  一来,我捧着晾凉的小动物,说什么都舍不得下口咬。看着它们那栩栩如生的小样样,好想宠物般地将其养起来。
  尤为难忘,每年阴历的七月初七,妈烙的巧馃更是酥脆,香甜,咬一口,慢慢嚼,细细品,咽下舍不得。
  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我唬老美】
  被我“唬住”的那老汉儿,是一高尔夫球场的负责人。
  1996年春天,我们从美国首都华盛顿搬进中东部的印第安纳州,在一个举头尽是大老美、低头熟人无半个的社区里,我便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与“寂静的山林”结伴了。刚开始还不觉什么,等把家具买齐了,东西都归位了,开始静下心来过日子了,一种罩心锁肺的枯闷之感就不加商量地冲我直扑而来。左躲右闪,唯一能助我逃脱的上上策就是,想法在电视上见中国人,听中国话。
  那年初夏时节,我的宏愿刚实现仨礼拜,信箱里就躺着一封上述老汉儿的签名信。儿子匆匆扫过,跟着就两眼儿发直了。我推他一把:“信上说什么来着?”
  他苦着脸:“妈不能再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了。”
  我瞪着儿子急切切地找他要理由。
  他眉头紧锁:“信上说,社区有规定,住在高尔夫球场的人家不能随便安装‘小耳朵’。咱家若不及时拆走,其他住户要是问起来,他们不好作答。”
  我蔫儿了。遵纪守法在自己国家时就不劳警察叔叔多费心,这一头扎到老美中间,咱更不能让左邻右舍提心吊胆了。明着暗着,自己的行为被监视,是受心灵压迫的。可不让看中文节目了,那切断血脉的感觉着实把我疼着了。怎么办?异国他乡,原本就生疏一片,再加上全社区就我们这么一户中国人,那年月,一看就倍感亲切的面孔,在一眼望无际的高尔夫球场上,除了儿子,就是儿子他爹。这样的处境不是一时,而是后半辈子呀!
  我扯过那封信,不由自主地琢磨开来:留下“小耳朵”,应不至于被警察抓走,因这样的规定只是社区自立的。可社区的规定,咱也不能为一己之私去带头破坏呀!尤其咱是外族裔。
  两天后,我有辙了。在娘的授意下,一封“唬人”的信,由儿子代我发出了。那些年,我痴迷写评论文章,总觉得自己握笔一回,中美两国,海峡两岸,一有要事发生我就命令宋晓亮,你一定要留下几行中国字儿来为历史见证点儿什么。不是空口说空话,翻开剪报簿:《导弹炸红了科索沃》《山姆大叔太累了》《灶王爷跑到院子里去了》《孙子兵法??用间篇》《否认不如承认》《政权在风雨中交替》《聊聊领导》《除贪官,收民心》等时事评论满目尽是。
  老能记住信里的这句话:“我妈妈每天必须要收看中国的新闻节目。她要随时掌握时情现况,以备写评论文章所用。”
  几天后,老汉儿回话了:“祝贺你妈妈,她的工作保住了!”
  【在异乡自缢】
  耀耀身材魁梧,健壮倜傥。上大学时,他被一位才高貌不美,又比他大8岁的女同学给看中了。1996年春天,他和她结婚了。在父母及亲朋的强烈反对下,他没多作解释,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用完人家就扔了。”
  古语云:女大五,赛老母。又多出3岁的她,婚后给耀耀生了一个6斤8两的大胖小子。儿子的降生既为其母遮了丑,也着实缓和了家里上上下下僵窘已久的关系。之后的日子里,一家人过得还算不错。
  在出国浪潮的前呼后拥下,2001年夏天耀耀离开北京,展翅飞到了美国的明尼苏达州。然而,星条旗下的所获远不能与故土相比,他只好放下身段边打工边上学读书。因哲学专业求职面较窄,他紧急转行到IT的轨道上来。
  在这期间,其妻以陪读身份携子与丈夫在美国团聚了。为了让爱郎早一天拿到学位,也希望租住地下室的日子快快结束,三天不到,妻子就一头扎进了中餐馆。
  她做两份工,餐馆下班后,又到超市的冷库去切牛肉。透支的身子被超负荷的压力给击垮了,她患上胃癌,死在了刚落脚不到两年的美利坚。
  遮风挡雨粗布衣,知寒知暖结发妻。妻离世后,耀耀父子把天都给哭黄了。悲痛欲绝时,有个私人开办的电脑公司接受了其月前的申请,愿出3。2万美元的年薪雇用他。
  耀耀擦干眼泪,埋下悲伤,把儿子送进学校,自己剃头刮脸,衣着整齐地向生命的另个阶梯攀爬。
  异国他乡,生疏的滋味天天咀嚼,天天都嚼不烂,但为了孩子,为了北京的二老脸上有光,他又当爹又当娘地挣扎求活。但是,只上了10个月的正常班,公司老板就告知他:公司业绩不佳,你合约一年届满时,可能不再续用。为不在异邦输净自己,他决定用当下的身份,揣着现有的名片,以母病重为由,携子回国,重辟新境。
  故土的今天,对没有点儿来头的“和尚”是不会立马上香跪拜的,光靠一张花钱想印啥就印啥的名片,唬谁呀!
  心凉意冷。回异邦,除了痛就是烦,且后路无光,前路不亮。比来比去,故乡有爹娘,有亲朋,不走,应是上上策。然而,一向把面子看得比天还要大两圈的高堂老母不干了。她逼着他,一天好几遍地重复着一句话:“你咋还不走哇?!”
  拉起儿子的小手,留下母亲的面子,载着满腹的无奈,耀耀返航于迷茫中。
  回到美国,公司的解雇通知早已平平地躺在信箱里。
  思前虑后,他认清了一个字——死!
  他真的死了!在寒露湿衣的午夜时分,耀耀吻别了熟睡的宝宝,满脸清泪把自己吊在了公寓远处的一棵古槐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亲情未移民
爷爷的财富
妈妈,如果您在白云间
齐鲁名厨,我妈就是
父亲的遗产
这个世界,我来啦
怕忘,却真忘了
就爱过大年
正月十五躲花灯
想起二姐就滚泪
简报我姐宋老三
美村姑娘
家有铁杆"粉丝"
思念,在清明间
第二章 友情已跨国
大姐大--赵遐秋
一针一线都是情
急难之中见真情
想念我的老街坊
简述林楠
新浪淘出老邻居
文心结冰花
荒田不荒
熟人和朋友
丰碑树在邮票上
第三章 揭发自己
我当老板了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脚上无鞋穷半截
续述中文老师不好当
铲雪也有乐儿
我唬老美
一抔家乡土
饿她42小时
田园牧歌种菜乐
主妇不能白当
母语,句句重千斤
要考美国公民吗
重返故乡时
夕阳的魅力
《素描百态》秉笔初衷
落后,不贫穷
又逢月儿圆
第四章 美国有多美
老中喜热,老美贪凉
好心常留人间
老美的活法
花园"走红"引贼来
贵贱蒲公英
不必看脸色
两张白脸两重天
差异,抬眼可见
鲤鱼的地位
少见莫多怪
情暖雪国
第五章 面容鲜活
午夜幽魂
名字与脸面
清廉,要从娃娃抓起
不是酒的错
弃婴的命运
明月当头照
在异乡自缢
该给后人留什么
第六章 情路弯曲吗
女人的翅膀
资深美女
智慧的女人
相敬如宾啥结果
鹊桥相会时
绿卡好骗吗
谁爱谁
情人节后话男人
莫言和"大衣哥"
握住老婆的手
大龄男女的婚事
第二春
第七章 惹人关注的那些事
何为隐私
领导来了怎么办
长夜常梦
故土办奥运
汉字可架桥
香港回归时
第八章 动物情更深
孤雁失群飞何方
狗狗渴望被尊重
鸟儿的外在表现
小龙虾和老乌龟
鸟儿的情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