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化决策失误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
城市化产生的多方面问题已成为城市建设繁荣中的隐性赤字,正在逐步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强烈的制约作用。为解决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键在于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的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后果严重。历史教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累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如果在决策初期不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造成的后果往往难以弥补。布伦特兰报告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同时,强调应该把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转移到环境影响的政策源头,并对政策和计划实施更广泛的评价,特别是对那些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宏观经济、金融等重要决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可持续原则应作为政策的核心和主体,通过规划、计划和最终的建设项目逐渐分解和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是把城市可持续性原则“战略与政策一规划与计划一建设项目”逐步实施下去的重要手段和适宜方法。战略环境评价(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在战略层次(法规、政策、计划和规划)上的应用。它通过对战略引发的社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修正战略、调整建议,以避免或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环境影响,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SEA是从基于经济效益的传统决策模式向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助于增强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是实施综合决策和科学规划的有效保证。
1.1.2研究意义
1)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社会、经济、政策、资源、文化、环境等方面,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空间。健康的城市是社会良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客观保障。城市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力求城市与自然共生、与区域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城市经济不断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解决城市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从决策“源头”控制污染和减少环境破坏,关键在于与城市发展有关的制度安排和决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由于决策失误引起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教训很多。历史教训表明,政策、规划和计划所产生的影响具有宏观性、积累性、长期潜在性等特点,只有在战略层次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补充、完善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
目前许多国家、研究机构致力于构建适合的、完善的SEA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完整的方法学体系,用来解决目标因子的界定、背景环境分析、影响预测、效果评价、防范措施及监测等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综合性、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的问题,并对其他学科方法与SEA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传统的EIA方法、政策学方法、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生态学方法、最优规划方法(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等)、数学模型法(一维模型、二维模型、三维模型、经验模型、环境影响清单法、环境矩阵法等)、层次分析技术、专家咨询方法、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类比分析方法等。建立城市化战略环境评价体系及其综合集成技术系统,结合我国sEA的特点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可以作为对战略环境评价技术方法体系的有益补充。
3)为综合决策和科学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综合决策已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我国也先后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表示要“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并要求各地各部门在制定区域和资源开发规划、城市和行业发展规划、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重大决策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论证,防治规划失误(张坤民,1998)。SEA在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城市化SEA方法体系和技术方法的深入研究将促进SEA为决策者和环境规划者提供环境的基线信息、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环境损益、预防与补救措施、替代决策方案、监测及后续管理方案等。推动了环境目标及指标的公众评议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创建标准的基础资料数据库,从而能够提高综合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