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制度路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5846
  • 作      者:
    靳利华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靳和华,女,1971年生,河北灵寿县人。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国际政治专业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副教授,天津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庄要从事国际政治理论、东北亚问题和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在《理论探讨》《社会主义研究》《生态经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江汉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等多项,主持市局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多项。参编教材《涉外事务管理实务》,著作有《外国农村公共服务研究》《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等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近年来,全球生态危机再次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思想家、政治家的高度关注,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理论学派与发展道路模式的争论,在应对生态危机的实践中,各国也选择了不同的制度路径。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制度路径研究》以生态文明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析了现有制度条件下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采取什么样的生产方式、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建设什么样的文明,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道路的基本构成要素,关系人类的前途与命运。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制度路径研究》立足于生态文明的论域,从制度路径的层面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化解方式。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别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制度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指出,选择一种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方式是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制度路径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是必然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生态政治:生态文明社会的政治属性
  生态政治不同于以往其他性质的政治,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要求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和教育方式等符合生态原则,从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出发来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调节。各级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为了确保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应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生态化的政治发展将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助于生态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生态问题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平等、自由地对话、讨论、协商和审议,在尊重他人、实行协商民主、充分考虑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各种相关理由,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协商民主鼓励公民参与,鼓励在尊重不同利益和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促进合法决策,有助于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协商民主常常可以避免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造成的生态灾难,克服因为制度性障碍而导致的社会不公和非正义,以及消除因为利益、观点分歧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是一种既能包容冲突又能化解冲突的民主设计和制度安排。
  三是政治生态化倡导政治形态多样化。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生态政治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对生态造成破坏,防止、限制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四是通过国家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强化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必须通过强化国家立法,使人们树立对生态环境承担责任的意识。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六 研究的思路与重点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制度路径:基本解读
一 制度文明与社会进步:逻辑与同
二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高级形态
三 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
四 生态文明的含义、界定及特征
五 生态文明范式的社会价值取向
六 生态文明的制度路径逻辑与模式

第二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资本主义路径:多元自救与实质困境
一 西方资本主义语境下生态文明的提出及研究概况
二 西方资本主义路径下生态文明的哲理思想
三 西方资本主义路径下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四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路径
五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路径
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模式与选择局限
七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本质
八 小结

第三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理论视野与实践策略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及必然性
二 国外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迪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特征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价值意义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对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探索的贡献

第四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第三条道路:理论探索与实践局限
一 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理论前瞻与实践困境
二 市场社会主义路径下的生态文明:理论发展及实践局限
三 拉美民族社会主义路径下的生态文明:思想依赖及实践处境
四 小结

第五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制度路径:设计原则与构建策略
一 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路径依赖效应及博弈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理想制度路径构想
三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路径优化的设计原则
四 生态文明建设有效制度体系的构建策略
五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