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环境生态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7012900
  • 作      者:
    戴天兴,戴靓华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城市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运用环境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及城市问题。《城市环境生态学》系统地介绍了城市环境生态学基本原理,阐述并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及控制,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全书共十七章,内容包括:导论、生态学基础、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城市人口、城市大气污染与控制、城市水资源及水污染控制、城市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城市噪声及其他物理污染与控制、城市气候、城市灾害及预防、城市植被、城市景观、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建筑环境、绿色建筑与评价体系、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城市环境生态学》内容翔实,资料丰富,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环境保护、城市园林和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科技人员以及城市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都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关联并执行一定功能的有序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系统与物理系统是相同的。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系统,使得其具有不同于机械系统的许多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具有生物学特征
  生态系统具有生命有机体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如发育、代谢、繁殖、生长与衰老等。这就意味着生态系统具有内在的动态变化的能力。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之中,根据发育状况可将生态系统分为幼年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育阶段。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生态系统都与特定的空间相联系,这种空间都存在着不同的生态条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长期的适应结果,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反映了一定的地区特征。同是森林生态系统,寒带的针叶林与热带雨林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区域自然环境不同的反映,也是生命成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各自空间环境适应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律系统
  机械系统是在人的管理和操纵下完成其功能的,而自然生态系统则不同,它具有代谢机能,这种机能是通过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不同营养水平的生物种群来完成的,它们是生态系统自我维持的结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交换、转移,保证生态系统发生功能并输出系统内生物过程所制造的产品或剩余物质和能量,自然生态系统不需要人的管理和操纵,是开放的自律系统。
  4.生态系统是一种反馈系统
  反馈指系统的输出端通过一定通道,即反馈返送到输入端,变成了决定整个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生态系统就是一种反馈系统,能自动调节并维持自身正常功能。系统内不断通过(正、负)反馈进行调整,使系统维持和达到稳定。自然生态系统在没有受到人类或其他因素的严重干扰和破坏时,其结构和功能是非常和谐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这种自动调节的功能。在生态系统受到外来的干扰而使稳定状态改变时,系统靠自身反馈系统的调节机制再返回稳定、协调状态。应该指出的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环境及各种生物种类、数量和空间配置,在一定的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使生态系统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目前主要着眼于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城市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及其结构
第三节 环境要素及属性
第四节 环境的功能与特性
第五节 环境问题
第六节 中国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 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物生存环境——生物圈
第三节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第六节 生态平衡

第三章 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第一节 城市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
第一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二节 城市环境
第三节 城市环境容量
第四节 城市环境与经济益损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评价
第六节 城市生态规划
第七节 城市生态建设

第五章 城市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人口的规模与发展
第四节 城市人口的迁移
第五节 城市化
第六节 中国人口城市化

第六章 城市大气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危害
第二节 城市主要大气污染源
第三节 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

第七章 城市水资源及水污染控制
第一节 对水的再认识
第二节 城市水资源
第三节 水体污染及危害
第四节 城市主要水污染源
第五节 水体自净作用
第六节 水污染综合防治

第八章 城市固体废物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控制与处理
第三节 城市垃圾的处理

第九章 城市噪声及其他物理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城市噪声污染及危害
第二节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
第三节 电磁辐射污染及控制
第四节 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第五节 热污染与光污染

第十章 城市气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城市气候的特点
第三节 城市气温
第四节 城市的风
第五节 湿度与降水

第十一章 城市灾害及预防
第一节 城市灾害概述
第二节 地震灾害
第三节 其他地质灾害
第四节 气象灾害
第五节 洪涝灾害与城市防洪
第六节 火灾与城市消防
第七节 其他城市灾害

第十二章 城市植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
第三节 城市植被的使用和美化功能
第四节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五节 卫生防护林带规划设置
第六节 城市绿化和树种规划

第十三章 城市景观
第一节 景观概述
第二节 景观要素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城市景观的特性
第四节 城市自然景观
第五节 城市人工景观
第六节 城市景观规划
第七节 历史遗产与其景观规划
附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十四章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第二节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

第十五章 建筑环境
第一节 建筑内环境
第二节 建筑外环境
第三节 建筑的生态环境
第四节 室内空气质量与控制
第五节 建筑环境控制

第十六章 绿色建筑与评价体系
第一节 绿色建筑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第三节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第四节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第十七章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定义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
第五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可持续性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