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权研究.第15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93897
  • 作      者:
    齐延平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为连续出版物,每年一期,本书为第15卷。书中以论文的形式就人权的基本理论、人权制度建设等人权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就当代社会如何根据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了分析,并就发生的案例做了法理上的评析。本书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人权研究(第15卷)》:
  1.司法机关对行政法规进行司法审查对实现法治至关重要
  这可以总结为“法治理由”。司法审查能够从两个方面保障法治的实现,一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二是对私人权利或者利益的维护。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来自于宪法的规定和立法机构的授权。司法审查能够约束行政机关在限制范围内履行职权,同时促进其行政法规的质量向立法机关看齐。通常认为,法院是法律的产物,而行政则是政治的。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将会忽视法律,而实行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司法审查不仅可以对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而且其对行政机关施加潜在的影响,保证行政机关认真对待法律。行政法规除了具有政治性质,更多的是具备法律特征,法院具备足够的权威和能力来决定法律问题。对未经选举而产生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扮演着必不可少的监督者角色。此外,“法官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对话,为行政机关提供程序和实务的意见。因此,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具有维护法治的独立价值”。
  根据法治理论,要求行政机关在制定行政法规时,必须遵守下列原则。首先,任何政府官员或者行政机关不能拥有或行使凌驾于个人利益和权利之上的独裁权力。其次,无论私人公民或政府官员,皆需在法律面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能够在法庭被诉或者为赔偿。第三,尽管防止个人权利受到国家权力的侵害的途径很多,例如以抽象宪法条款来宣示人们的权利,或者依靠立法机构对个人权利受损的警惕性。
  ……
展开
目录
《人权研究》集刊序
论文
美国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与宪法权利的保障
一、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涵义和功能
二、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
三、美国行政法规的司法审查对宪法权利的保障具有重要价值
四、美国行政法规司法审查下的宪法权利保障
五、结语
生命权权利研究——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为基准
一、导言
二、生命权的内涵范畴
三、生命权的意义价值
四、生命权的实证规定
五、生命权的权利架构
六、生命权与死刑问题
七、结语
法律赋能:以人权为基础的发展之新路径
一、引论
二、何为法律赋能
三、作为以人权为基础的发展路径的法律赋能
四、结语:如何促进法律赋能
生命刑的限制与生命权的保障
一、引言
二、生命刑的式微与生命权的兴起
三、为何要限制生命刑
四、如何保障生命权
五、结语
从道德伦理到法律规范:权利内容的双重面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主题及其写作思路
二、两种权利面向的关联性与异质性
三、评价性视角:道德伦理视域的权利解读
四、角度与前提:道德伦理范畴内权利分析的利益取向及其基本条件
五、描述性视角:法律规范层面的权利安排及其个人主义的价值预设
六、中国语境下阐释权利内容的问题与障碍
七、结语
由国际法论环境难民之法律地位
一、传统难民之定义
二、确定难民地位的要素
三、环境难民之定义
四、环境难民的产生原因及种类
五、环境难民的保护措施及其缺陷
六、环境难民符合传统难民定义
七、结语

评论
英国人权委员会立法评估制度及启示——兼论我国国家人权机构的设立
一、人权委员会的设立与组成:如何克服政党干预保持独立
二、人权委员会立法评估的对象和程序
三、人权委员会立法评估案例:人权委员会如何发挥作用
四、以议会为主导的全方位人权保障模式
五、启示
同性婚姻权宪法保障的法国模式
一、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同性婚姻权议题
二、变通保障同性婚姻权时期(1999年至2013年)
三、完整保障同性婚姻权时期(2013年至今)
四、同性婚姻权保障的法国模式
五、结语
以色列语言权保护及其启示
一、确立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英语地位的立法背景
二、希伯来语的地位
三、阿拉伯语的地位
四、以色列其他少数语言的地位
五、结论
《大宪章》的私法属性及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王的私权
三、《大宪章》体现的相对所有权
四、相对所有权的观念史基础
五、相对所有权的实在法基础
六、相对所有权与代议制的联系
七、局限性和历史的补正
八、结论
姓名权的性质及其限制——兼论全国人大常委会姓名权解释的合理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姓名的功能特性及姓名权的内容
三、姓名权属于宪法权利?
四、对姓名权该如何限制
五、结语
在海中重建宪法之船——贝拉米《政治宪政主义》评介
一、政治宪政主义的理论背景
二、批判法律宪政主义:权利的政治性与支配的形成
三、建构政治宪政主义:民主的政治宪法
四、“规范但没有规范很多”
五、结语
法院在民主转型中的功能定位——强司法审查与弱司法审查的比较
一、导论
二、司法审查的类型
三、(对法院的)抵制
四、司法独立:新兴民主政体中法院的首要目标.
五、弱司法审查何以能够缓解紧张关系
六、主张的局限性
七、结论
作为权利保护之环境保护——“环境权”之成立可能性
一、引言
二、环境权的概念与问题点
三、人格权构成
四、持份权构成
五、程序参与权构成
六、环境权的宪法化
七、另一种程序参与权构成
八、支配权与决定叔
九、结语
关于美国警察即时强制盘查的米勒尔案
一、背景
二、判决内容
三、评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