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储粮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储粮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头部
一、头部的基本构造
二、触角的构造和类型
三、眼
四、口器
第三节 储粮昆虫的胸部
一、胸部的基本构造
二、前胸背板的构造和形状
三、胸足的构造
四、翅的构造和变化
第四节 储粮昆虫的腹部
一、腹部的基本构造
二、腹部的附器
第五节 储粮昆虫的体壁
一、体壁的构造
二、体壁衍生物
三、体壁特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二章 储粮昆虫的内部器官与生理
第一节 储粮昆虫内部器官的位置
第二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的构造和功能
二、昆虫的消化和营养
三、消化生理和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三节 呼吸系统
一、气门
二、气管
三、昆虫的呼吸
四、呼吸生理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四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三、神经传导机理
四、神经生理和害虫防治的关系
第五节 昆虫的激素和信息素
一、昆虫的激素
二、昆虫的信息素
三、昆虫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第三章 储粮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第一节 储粮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两性生殖
二、孤雌生殖
三、多胚生殖
第二节 储粮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
一、卵期
二、幼虫期
三、蛹期
四、成虫期
五、储粮昆虫的变态
第三节 世代与生活年史、休眠与滞育
一、世代与生活年史
二、休眠和滞育
第四节 储粮昆虫的生活习性
一、食性
二、趋性
三、群集性
四、上爬性
五、活动的昼夜节 律
第四章 储粮昆虫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温度和储粮昆虫的关系
一、储粮昆虫温区的划分
二、温度对储粮昆虫的影响
三、储粮昆虫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第二节 湿度和储粮昆虫的关系
一、储粮昆虫获得水分的途径
二、储粮昆虫的失水途径
三、湿度对储粮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气体成分和储粮昆虫的关系
一、氧气
二、二氧化碳
第四节 食物和储粮昆虫的关系
一、食性
二、危害方式
三、食物对储粮昆虫的影响
第五节 种间关系
一、共生
二、竞争
三、捕食或寄生
四、微生物和储粮昆虫的关系
第五章 储粮昆虫分类基础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概念
一、物种的概念
二、昆虫的分类阶元
三、昆虫的命名法
第二节 昆虫检索表及应用
一、储粮昆虫的分类依据
二、昆虫检索表
三、昆虫分类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 储粮昆虫的分目
一、鞘翅目
二、鳞翅目
三、啮虫目
四、等翅目
五、蜚蠊目
六、缨尾目
七、革翅目
八、半翅目
九、膜翅目
十、双翅目
十一、蛛形纲
第六章 储粮昆虫各论
第一节 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
一、菜豆象(大豆象)
二、埃及豌豆象
三、鹰嘴豆象
四、灰豆象
五、四纹豆象
六、巴西豆象
七、谷斑皮蠹
八、肾斑皮蠹
九、拟肾斑皮蠹
十、大谷蠹
十一、褐拟谷盗
十二、阔鼻谷象
十三、澳洲蛛甲
十四、谷拟叩甲
第二节 常见储粮害虫
一、玉米象
二、米象
三、谷象
四、谷蠹
五、咖啡豆象
六、豌豆象
七、蚕豆象
八、绿豆象
九、大谷盗
十、暹罗谷盗
十一、锯谷盗
十二、大眼锯谷盗
十三、米扁虫
十四、长角扁谷盗
十五、土耳其扁谷盗
十六、锈赤扁谷盗
十七、赤拟谷盗
十八、杂拟谷盗
十九、姬粉盗
二十、亚扁粉盗
二十一、黑粉虫
二十二、黄粉虫
二十三、黑菌虫
二十四、二带黑菌虫
二十五、长头谷盗
二十六、阔角谷盗
二十七、仓潜
二十八、黑毛皮蠹
二十九、花斑皮蠹
三十、赤毛皮蠹
三十一、四纹长皮蠹
三十二、白腹皮蠹
三十三、红带皮蠹
三十四、药材甲
三十五、烟草甲
三十六、日本蛛甲
三十七、拟裸蛛甲
三十八、干果露尾甲
三十九、细胫露尾甲
四十、仓储木阎虫
四十一、小蕈甲
四十二、湿薪甲
四十三、麦蛾
四十四、印度谷蛾
四十五、粉斑螟
四十六、粉缟螟
四十七、四点谷蛾
四十八、一点谷蛾
四十九、嗜卷书虱
五十、腐食酪螨
第三节 储粮害虫天敌
一、黄褐色食虫蝽象
二、窗虻
三、麦蛾茧蜂
四、米象小蜂
五、圆腹宽缝拟蝎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