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道德路径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5138326
  • 作      者:
    龙雪津著
  • 出 版 社 :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龙雪津,1972年生,女,壮族,广西天等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道德建设与公民意识,高等教育管理等。主持或主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道德路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并交叉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分别对不同的研究内容采取相应的研究方法,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严谨性与科学性。作者从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开始,从中国政治模式、国家社会资本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个视角来阐述了以道德路径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主要机制和基本途径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以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道德资源来深化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传播,提出了以道德实践教育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的维度、评价标准、特色方法以及内化的模式等,为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创新突破。
展开
精彩书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道德路径研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了要加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灵魂。在以往任何的一个时代,社会上总是共存着许多不同的社会意识,但是无论存在多少不同的社会思潮,总是会有一种社会意识占据着主导地位,引领着其他社会意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在当今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作为社会主义意识的本质表现,也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多年以来共同奋斗努力的思想基础,是目前社会当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将在今后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中起到引领和导向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想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我们需要厘清这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说,这四个方面彼此联系但是又存在着差异,每个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但是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好的回答了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下,中国共产党应该以怎么样的精神来武装自己,引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的价值观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的一项根本性内容,它决定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不断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并用它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民族的多元化社会里达到思想上的共识,并在共同思想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起到引领着社会不同思想浪潮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道德路径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价值概念的哲学阐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现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从中国政治模式的角度考察
(二)从国家社会资本的角度考察
(三)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考察
三、道德路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道德理念是建设实践的精神动力
(二)道德文化是价值资源的传递载体
(三)道德教育是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
(四)道德评价是价值体系建设确立的重要标准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道德路径方法论
一、道德路径的基本原则
(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道德路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
(一)经济利益的公平分享机制
(二)社会矛盾的规范协调机制
(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机制
(四)公众舆论的扬抑评价机制
三、道德路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
(一)注重道德实践促进
(二)推动道德内化促进
(三)建立道德评价体系促进

第三章 借力道德理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
一、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道德建设
(一)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二)道德理念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道德理念的基本内容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三、以道德理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道德理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必要件
(三)借力道德理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四章 运用道德资源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播
一、道德资源概述
(一)道德资源的内涵
(二)道德资源的分类
二、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道德资源
(二)优秀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资源和凭借
(三)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仁爱,中国人固有的根本
(二)民本,源远流长的思想明珠
(三)诚信,一脉承传的立人之本
(四)正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根基
(五)和合,是中华心,是民族魂
(六)大同,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
四、运用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
(一)运用道德资源深化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二)运用道德资源深化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路径问题
(三)运用道德资源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具体做法

第五章 以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道德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联与贯通
(一)二者的现实目标相同
(二)二者的思想基础相同
(三)二者的价值追求相同
二、探索灵活多变的道德教育方法
(一)道德叙事教育法
(二)榜样示范教育法
(三)知行结合教育法
(四)舆论扬抑教育法
(五)情景陶冶教育法
(六)风气习染教育法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创新的思路
(一)在教育起点方面注重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
(二)在教育重点方面注重理想信念与社会认同相结合
(三)在教育方式方面注重刚性约束与自教自律相结合
(四)在教育承担者方面注重党政机关与民间组织相结合

第六章 健全道德评价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社会主义道德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
(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三)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内容
二、强化道德内化机制,促进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辩证统一
(一)道德评价的社会评价
(二)道德评价的个人评价
(三)道德内化——社会评价与个人评价辩证统一的着力点
三、加强内化机制,让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全社会的精神之魂
(一)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含义
(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方式
(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目标
(四)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路径的三部曲——“知、信、行”
(五)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外化
四、道德评价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本质也是道德内化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道德评价的核心内容

第七章 以道德实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效性的判断标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满意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二)社会各界掀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凝练和概括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普遍认可度不够
(二)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通俗化、大众化程度尚待加强
(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程度不足
(四)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接地气的力度有待加强
四、紧密结合道德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效性的提升
(一)乡村村民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二)社区居民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三)公务员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四)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五)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