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理论:当代流动未成年人越轨现象新阐释》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工具——水坝理论,并以该理论为指导,提出对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综合控制思路,降低越轨系数,从而防范流动未成年人越轨问题的产生,显示了作者的独到观点和创新意识,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水坝理论:当代流动未成年人越轨现象新阐释》以未成年“新莞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座谈会、文献法等研究方法,考察了他们当中为广泛存在的抢劫、抢夺、盗窃、故意伤害和性越轨等五种越轨行为。抓住当前社会急剧变化的热点,关注流动人口和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选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书中30个未成年“新莞人”越轨个案史令人震憾。作者对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归纳,独具匠心地将影响越轨行为的直接核心因素提炼为“四种力”:越轨冲动力、社会疏导力、法律控制力和道德约束力。并在对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越轨理论已有成果,建构了一个解释越轨行为的新的理论工具——“水坝理论”。
水坝理论的社会学意义(代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流动未成年人越轨: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
第二节 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第二章 未成年“新莞人”的越轨行为
第一节 未成年“新莞人”概况
第二节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现状分析
第三章 30名未成年“新莞人”越轨个案史
第一节 20名男性未成年“新莞人”越轨个案史
第二节 10名女性未成年“新莞人”性交易个案史
第四章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的社会结构原因
第二节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的现实原因
第五章 “四种力”:影响越轨行为的直接核心因素
第一节 越轨冲动力
第二节 社会疏导力
第三节 法律控制力
第四节 道德约束力
第六章 水坝理论:一种解释越轨行为的新理论
第一节 水坝理论的内涵
第二节 水坝理论对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的解释
第七章 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社会控制的内涵
第二节 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路径现状
第三节 水坝理论视角下对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
第八章 结语
附录一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半结构式访问提纲
附录二 未成年“新莞人”越轨行为结构式访问提纲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水坝理论相关论文
《水坝理论:当代流动未成年人越轨现象新阐释》分析了越轨冲动力、社会疏导力、法律控制力和道德约束力等核心因素,结合已有越轨理论,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理论工具——“水坝理论”。
——雷洪(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内容很好,角度很新,很有意义。这种研究收集资料十分困难,所以研究难度很大。作者对东莞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调研报告发表在《人民日报》(内参),引起高度关注。
——石人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今学术界有一个毛病,就是对一个新的理论,不是鼓励,而是挑刺。有些人格类型由于基因异于常人,特别容易犯罪,对水坝理论而言,体现在这些人的越轨冲动力特别高,从而增加了越轨系数。
——罗教讲(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水坝理论:当代流动未成年人越轨现象新阐释》对情景、激情犯罪具有解释力。流动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故意伤害,很多属于情景、激情犯罪,本书对此有较好的解释力。情景、激情犯罪主要通过对越轨冲动力和社会疏导力的影响,来影响越轨系数,从而影响越轨行为。
——孙秋云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有越轨理论对具体越轨行为解释力不足,本书中的“水坝理论”对具体越轨行为解释力很强。
——江立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越轨都可以用水坝理论来解释。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处于青春冲动期,未成年人的越轨冲动力普遍较大,社会疏导也容易发挥效果。而成年人较冷静,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治理方法大同小异,未成年人要着重解决辍学问题,而成年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李通屏(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水坝理论:当代流动未成年人越轨现象新阐释》中,越轨系数用数学公式这种形式表现,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意义上的探讨,这种形式在经济学方面出现过,在社会学领域,作者进行了开拓性尝试。
——李华燊(贵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