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核心价值与生态文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823153
  • 作      者:
    李建华主编
  • 出 版 社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湖湘伦理学文集>第一辑:核心价值与生态文明》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环境的治理与责任、环境伦理学视阈下的自然价值叙事、环境保护与世界性的环境正义、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生态文明、国土绿化与相关立法、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哲学考量、现代节约观:绿色发展的价值向度、论我国生态伦理体系的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的政府公信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绿色包装伦理、生态文明意识的道德心理因素等。
展开
精彩书摘
  《<湖湘伦理学文集>第一辑:核心价值与生态文明》:
  如果说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那么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通过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式,经过长期的努力来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不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引,而且其本身就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立基的经济发展,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要求。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依然不富强,人民依旧不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让社会财富充分涌流,让全体人民公平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没有富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无从谈起,自由平等等价值追求亦难以兑现。因此,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意。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指陈的政治文明,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要求。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多种制度的协同配合为保障,如何才能处理好多元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理好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协同关系呢?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或许也是出于以上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大力倡导民主。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追求的文化繁荣,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要求。文化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决定》中指出的“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任务。而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是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与此相应,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构成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致力的社会进步,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以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任务。和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精神理念。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地位
论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核心价值的价值
仁义、行健、和谐
——论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的内涵、功能与类型
近代中国的秩序危机与国民价值观的寻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多元时代的价值标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思考”及培育和践行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信证道:道教培育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孝”的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探析

第二部分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生态环境的治理与责任
环境伦理学视阈下的自然价值叙事
环境保护与世界性的环境正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选择
生态文明、国土绿化与相关立法
生态文明发展路径的哲学考量
现代节约观:绿色发展的价值向度
论我国生态伦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生态文明的政府公信力构建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绿色包装伦理
生态文明意识的道德心理因素
刍议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环境伦理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考量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部分 伦理学基本问题与现代争鸣
个人的公正美德
论自由
中国精神支撑气功文化走向世界
诚实义务的伦理学关注与法律化
中医医患关系的伦理启示
作为办学理念的养成教育理论及其实践
论政府公共决策的价值关涉
——基于功利主义理论的视角
家族企业的“二元忠诚”探析
《吕氏春秋》身国同治论及其启示
中国传统医患诚信模式及其当代价值
知识产权价值追求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