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雾霾时代的养生密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339016
  • 作      者:
    康建中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目前,雾霾问题已经全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心头之痛,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大环境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所以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健康生活,抵御雾霾危害,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本书紧贴时代要求,为关心养生和健康的读者提供科学、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相信掌握书中原理之后,大家会更好地应对“雾霾时代”,保持健康体魄。
展开
作者简介
  康建中,北京都仕雅阁男子美容有限公司董事长。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从2004年起,投身健康养生领域的商业运作,长期致力于中医知识的通俗化推广,让传统文化和养生方法造福现代民众健康。
展开
内容介绍
  《雾霾时代的养生密码》在雾霾这个新出现的健康敌人面前,中国五千年来的传统中医养生方法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作者从中医五行理论入手,分析了五行与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之间的养生关系和规律,帮助读者摆脱养生误区,建立求物不如求己的观念,只有把身体养护得当,才能增强对雾霾的抵抗能力。针对雾霾对身体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本书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中医养生方法,方便读者在家中随时调理保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抵抗雾霾侵袭,是一本集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一体的养生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雾霾与五行
  从APEC蓝到约谈蓝、阅兵蓝,各种与蓝天有关的新名词越多,越表明其稀缺性和人们的渴望,也反衬出空气污染的普遍性。与之相伴,雾霾、PM2.5、汽车尾气等专业名词,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雾霾是什么?PM2.5又是什么?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究竟该如何治理?这些问题,相信读者或多或少知道一些答案。笔者也不想复述一遍,或重新整理,而是希望换个视角,提供给读者一条非同寻常的分析思路。
  阴阳五行,这个中国最传统的学术理论和思维模式,从自然规则到社会人文,从生辰八字、建筑布局到制度变迁、新旧更迭,包罗万象,鲜有败绩。这一次,用它来解释新生的雾霾天气,以及“舶来品”的PM2.5,还能无往而不利吗?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智慧火花?
  此雾非彼雾
  黄山以云雾闻名天下。天气好的时候,看远处云海,奇特壮观,如梦如幻,不经意间,几缕云雾随风飘过近处山峰,让人感觉如临仙境。一时间,感慨万千,赞天地自然之灵妙壮美,悟人生万物之多姿善变。碰上雨天,则美景皆失,只能低头看路,因为身处云雾中,前无游客,后无同伴,唯恐走错路。
  从赞美、赞叹到懊恼、抱怨,从天晴心晴到迷失雨雾中,各种心态在黄山游中都曾遭遇到,并且笔者还因走错路无法乘坐缆车,不得不徒步三四个小时下山,在湿滑的山道上,可真是“一失足就成千古恨”。
  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黄山的印象也不尽相同。对于黄山雾景的描写,建议大家读一下袁瑞良先生的《黄山雾赋》,文美景更美。
  这里提到黄山雾,其实是想跟北京的雾作对比。两者是同样的天气现象,在黄山与云雾亲密接触,在北京却是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十八般武器全上阵,唯恐避之而不及。这又是为什么呢?
  显然,此雾非彼雾。两者的形成都需要有水汽、低温和凝结核三个必要因素,但水汽附着的凝结核却是不同的,黄山雾的凝结核可能是水滴、微尘等,但绝非空气污染物;在北京,雾的凝结核是细颗粒物,是PM2.5。
  这就说到了PM2.5,这个最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洋名词。PM是英文颗粒物的首字母缩写,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至于微米,则是米的百万分之一。
  而颗粒物越小,危害越大。直径较大的颗粒物可以被鼻毛阻挡在外,可以通过痰液排出体外;但是,对于PM2.5来说,自身的生理构造和免疫系统都不起什么作用,它在呼吸道里畅通无阻,可以通过支气管进入肺泡,自然危害也就更大。
  接下来,我们就重点看一下 PM2.5。
  PM2.5:半火半土
  至于PM2.5从何而来,无外乎两个途径:一个是自然源,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沙尘暴、地震等非人为原因导致大量颗粒物扩散到空气中;另一个是人为源,如化工、火电、水泥等重污染企业的排放物,汽车尾气,煤炭、秸秆等不完全燃烧,建筑物的拆除等,人为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加。
  显然,人为源是空气中颗粒物最重要的来源,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至于这些人为源如何转化为颗粒物,则有赖于两个外部条件:外力和高温燃烧。
  先说外力。建筑物的拆除,是通过外力使颗粒物增加的典型案例。无论通过何种手段,建筑物瞬间坍塌,颗粒物漫天飞扬。再比如挖掘煤矿,由于开采改变了矿石的状态,同时煤粉尘会四处弥漫。
  再说高温燃烧,人为形成的颗粒物大多来源于此。以火力发电厂为例,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把热能转化为电能。但与此同时也释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以及粉煤灰渣(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及部分微量元素)。
  汽车尾气则是汽油燃烧提供动力带来的副产品,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 10 倍。
  显然,从成因来看,PM2.5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外力由整化零形成的颗粒物,颗粒物大多是固体,所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另一类则是由于燃烧而释放的颗粒物,多为气体,大多属于化学变化。
  由物理变化而来的颗粒物,物质成分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原来的存在形式被细分了,比如扬尘、煤粉灰等。这一类PM2.5,跟五行中的土是相似的。化整为零跟运化万物具有相似性,尘土漫天飞扬、无所不在与土在五行中居中的位置十分相像。
  由化学变化而来的颗粒物,是因为高温燃烧改变原来的物质成分,而形成新的物质,像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这一类PM2.5,跟五行中的火是相似的。《尚书 ? 洪范》中记载,“火曰炎上”。意思是说,火具有炎热、向上的属性。显然,燃烧产生的那些颗粒物,也是具有这些属性的。既然因燃烧而得,这些颗粒物都是火的产物也就顺理成章。
  那五行究竟是什么?各自有什么样的特性和关系?让我们从头说起。
  五行是啥
  五行就是人们常说的金、木、水、火、土五样东西。有人会说,这五样东西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上面的说法有问题。实则不然,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并没有一定的顺序。原文是这样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后来,才慢慢衍生出相生、相克等关系。
  五行最早被称为“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样东西,后来逐渐侧重于五者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行是发展变化之义。慢慢地,五行被抽象化,木、火、土、金、水不再是本来的含义,而只是五个符号,跟 A、B、C、D、E没有区别,关键看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五行之间的四大类关系:
  (一)相生
  木、火、土、金、水就是五行相生的排列顺序,相邻两者之间就是相生的关系。木生火,来自人类早期钻木取火的生活经验;火生土,指的是只要温度足够高,所有东西最后都将变为灰烬,人也不例外,火葬和骨灰皆源于此;土生金,所有金属矿藏都是从土里开采出来的;金生水,含有金属成分的矿石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它们在高山之上就变得极为寒凉,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到这些寒凉的东西就凝结为水,世界上所有大江大河的源头均在高山之上;水生木,则是一种生活常识,水不仅生木,还是生命起源必不可少的元素。
  相生关系反映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发展和积极促进作用,换个时髦的说法,是在传递正能量。
  顺便提一下,很多人这样理解金生水:金属是固体的,高温冶炼后就变为液体,也就是水。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金属即使变为液体,它还是金属,也不是水。
  (二)相克
  在木、火、土、金、水构成的循环中,只要两者前后不相邻,中间隔着一个或两个元素,那两者就是相克的关系。以木为例,水、火与之相邻,所以是水生木、木生火;土、金与木前后不邻,木与土之间隔着火,木与金之间隔着火、土(金与木之间隔着水),所以木克土、金克木。
  下面进行详细地说明:
  木克土。我们知道抵御沙尘暴,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另外,从属性看,自然界的风跟木是一样,都有不确定性,而遇到扬尘、雾霾天气的时候,加速空气流动无疑是缓解之道。
  土克水。每次洪涝灾害的时候,加固堤坝都是防洪必做的功课。面对特大暴雨,考验的是一座城市的排水系统,所以排水系统也被称为“城市的良心”。而排水系统的核心就在地下,是在土里面做文章。
  水克火。这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灭火法则。但需要思考的是,既然水克火,那杯水车薪又如何去解释?显然,相克关系也必须去考虑数量对比。
  火克金。所有金属的东西,经过高温冶炼后,固体化为液体,有形化为无形。再锋利、再坚固的东西,都经不住火攻。
  金克木。再坚硬的树木,都可以被金属制成的、锋利的砍伐工具所摧毁。在动画片《熊出没》中,伐木工光头强最常用的工具正是电锯。另外,如果一块土地中石头太多,或者含有金属矿石,就非常贫瘠,寸草不生。
  五行相克,简单地说就是“爷爷克孙子”。但这种相克关系似乎不合常理,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比如,明末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乾坤体义》中质问道,“水既生木,而木生火,水乃祖,火乃孙,何祖如此不象?何其祖之如此不仁,恒欲灭孙也?”这又该如何去解释呢?
  首先,相生相克不能望文生义。所谓相生,更侧重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母为子的成长提供积极的有利因素,而非两者类似血缘的传承关系。相克则是指两者之间的不和谐,爷爷制约了孙子的发展,不排除发生矛盾和冲突,而非爷爷要灭掉孙子。
  其次,相生相克不遵循数学逻辑规则。逻辑学的三段论为,如果A大于B,B大于C,则A一定大于C。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如果理解为产生、出生的话,由木生火、火生土得出木生土的结论也是没错的。但是,相生用来描述两者之间的融洽、促进关系,就不遵循上面的传导性。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A和B关系非常好,是好朋友,B和C也是好朋友,但并不能保证 A和 C就一定能成为好朋友。
  最后,隔代相克反映的其实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螺旋式发展规律。木生火,火生土,这种和谐的发展关系持续时间长了,土会寻求创新和变化,而木会制约这种创新,成为变化的阻力。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家族企业或一门祖传手艺,子承父业是容易的,但孙子愿不愿意接班,以及有没有能力接班就成为一个问题。所谓“富不过三代”,实际上出现衰败的苗头正是从第三代开始的。我们常听说过“隔辈亲”,爷爷对孙子会过分溺爱,单一的教育方式导致孙子的成长出问题,性格骄横、易走偏路。
  另外,发展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来自祖辈的往往是最大的。比如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禹要改变这种制度,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作为禅让制创立者的尧虽已去世,但却是无形的、最大的阻力。再如,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虽有心挽救如油灯将尽的大明朝,勤政、俭朴,却无力回天,而其根源正是他的爷爷万历,那位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明史》中写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即万历皇帝)。”
  凡事都有两面性,既为后代开辟了大好局面,又为未来埋下绊脚石。而这就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共同的规律,都不会一帆风顺,发展中都会遇到阻力,螺旋式前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易经》中乾卦的爻辞,描述的就是螺旋式发展规律。
  (三)相乘
  在解释水克火的时候曾提到过,双方的数量对比也决定了相克关系。换言之,水克木描述的是双方数量均衡时的属性关系;而当双方数量悬殊时,结果就可能强化或者恰恰相反。
  火苗刚刚出现的时候,原本只需一杯水就能浇灭,却动用消防车来灭火,完全是用牛刀宰鸡。当然,结果可谓万无一失。这种恃强凌弱的情况就被称为相乘。乘在这里是乘虚而入的意思。
  相克也是一种平衡。可是,当相乘出现的时候,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一方是大材小用,效率降低;另一方则是克制太过,无法正常发展。
  读《三国》的人都熟悉水镜先生的那句话,“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凤雏指的就是庞统。当初,庞统投奔刘备的时候,有推荐信却不用,仅得县令一职。庞统终日饮酒,不理县政。后张飞视察时暴怒,庞统竟将积压几个月的事务在几小时内全部妥善处理。显然,大材小用是一种资源浪费,造成的后果则是效率低下,人才还怨气冲天。
  子女教育也存在一个过犹不及的问题。很多父母或者祖辈对孩子可以说是谆谆教导,苦口婆心,唯恐小孩不听,就天天唠叨,像极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面对父辈或祖辈的权威,有的小孩成为乖乖仔,懦弱、缺乏主见,20多岁从未碰过异性一根手指,更不懂得性为何物;有的小孩则进入叛逆期,性格乖张,胡作非为,用另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四)相侮
  杯水车薪反映的则是数量决定质量,本来水克火,但面对这滔天大火,一杯水根本就无济于事,只能是火反克于水。这种反克就被称为相侮,侮是欺侮的意思。
  封建社会里,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却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失陷,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的士兵发动兵变,堂堂帝王竟连自己的爱妃也无法保护,不得不赐死杨贵妃以平息众怒。汉献帝的例子更加极端,名为皇帝,实则傀儡,从董卓到曹操,终其一生,一直是被权臣操控的棋子。
  在历史上,相侮发生后,只要力量对比回到正常轨道,疯狂的报复和清算就会开始,我们不妨称之为“二把手不得好死”定律。诸葛亮之于刘禅,是鞠躬尽瘁的相父,但刘禅的想法却是复杂的。诸葛亮病逝后,刘禅坚决不同意为诸葛亮立祠纪念,直到29年后才在距成都千里之外的沔阳为其建庙。张居正之于万历,亦师亦父,变法新政为大明中兴点亮最后一丝微光。张居正去世后,新政措施大部分都被废止,张府被抄,长子被逼自尽,次子和三子被充军。多尔衮之于顺治,是皇叔父摄政王,不考虑与孝庄皇太后之间的绯闻,不管怎样,他都是大清入关、统一中国的奠基者。多尔衮死后,不光削爵抄家,而且是开棺鞭尸,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可以想象,若不是反克的仇恨如此之深,断不会出现丧心病狂的清算。
  五行理论该如何应用?特别是健康养生领域,存在哪些对应关系?这些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详细解答。下面,主要看一下五行的特性。
  ……
展开
目录
序 传统文化遇上雾霾
第一章 雾霾与五行
此雾非彼雾
PM2.5:半火半土
五行是啥
特性与克星
第二章 五脏之伤
五行是盒万金油
从五行到五脏
隐形杀手
缘何累及池鱼?
第三章 那些防霾“神器”
口罩:戴还是不戴?
空气净化器管用吗?
植物大战雾霾?
不靠谱的防霾创意
第四章 改变自己最重要
雾霾常态化
靠物不如靠人
靠人不如靠己
强身才是王道
第五章 《黄帝内经》里的长寿秘密
起居有常,法于阴阳
食饮有节,三餐规律
和于术数,形与神俱
不妄作劳,志闲少欲
恬惔虚无,乐活人生
第六章 不作就不会死
以酒为浆,醉以入房
暴饮暴食,起居无节
务快其心,不知持满
逆于生乐,调心无术
第七章 陋习知多少(上)
美食背后的“三高”
口味之偏 过犹不及
时量不当 吃出一身病
囫囵吞下的还是饭吗?
第八章 陋习知多少(下)
速冻的恶果
烟酒之祸
熬夜的代价
情绪过度亦伤人
第九章 “臣妾做不到”的背后
身不由己 不光是无奈
科技是把双刃剑
环境的反作用
纠正陋习 尽力为之
亡羊补牢更重要
第十章 经络养生 芝麻开门
经络是把金钥匙
从十二脏腑到十二经脉
气循环:与天对话 补足精气神
血循环:大地深情 饮食人生
内循环:化为己用 培元固本
提纲挈领说任督
去繁就简的穴位
第十一章 食疗与中药
功过说食疗
主次分明 五谷为养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食物的颜色
“防霾”只是个幌子
以偏纠偏的中药
是药三分毒
第十二章 细数调理之术
会动更健康
药油按摩 双管齐下
从艾灸到药敷
润物无声的熏蒸
刮痧与拔罐
神奇的针灸
附录 雾霾治理,难在何处?
后记 你也能成寿星
“老神仙”李清云
神而不秘的长寿秘笈
什么投资只赚不赔?
种下希望 就会收获
仁者恒寿
最后的几句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