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正气:海瑞的为官之道》:
据淳安民间流传至今的说法:海瑞赴淳安上任,一不乘船,二不坐轿,只带着跟随自己多年的仆人海安,穿着十多年前的布衣,跋山涉水前往淳安。因路途遥远,山高路窄,行走不方便,海安在途中曾劝海瑞坐轿前行,海瑞说,既晓得行走艰难,还要去唤人抬着走,那抬轿的人不是更难走吗?海安又说,那就雇条船去吧,沿着新安江可直接到县城!海瑞也不赞成,认为一县之官,为民之父母,自己恨不得长对翅膀飞到淳安,坐船却是慢悠悠的。海安了解海瑞说一不二的脾气,只得背着包袱,在前引路,夜以继日,风雨兼程。后来海瑞脚上起泡,步履艰难,为了赶时间,海安只得雇了一头骡子驮着海瑞前进。海瑞徒步上任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此沿途了解民情和百姓疾苦,传说在淳安境内还真的遇上了一位勾结县丞、横行乡里的土豪冯剥皮,海瑞经过调查,当场拿出上任公文并惩办了冯剥皮。在今天淳安县著名的旅游区千岛湖龙山岛的海瑞祠壁画中就有一幅“徒步上任”画像。
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已经卸任等待交接手续的原淳安知县洪英明每天面对着即将交接的印章、账簿册籍,心急如焚。因为按照通知,海瑞在春季就该到淳安了,现在夏季都过去一个月了,才得到海瑞抵达严州府的信息。五月的淳安县城,伴随着夏季的到来,绿树成荫,县衙内外张灯结彩,淳安百姓一看这个阵势,就知道新知县马上就要上任了。
明代中叶以后,官场流行一种不好的习惯,新官报到时,地方官府就会差遣衙门里的人员“前往旧任原籍”,或到其家,或在路途迎接,一路上鸣锣开道,彩旗飘飘,到达官邸又“盛设猪羊大席”,热闹非常。吃喝完毕,举行离任仪式,然后一帮人马又浩浩荡荡开赴新任地,负责接待的“礼房吏”,必须在前一天就准备好迎接的仪仗队,出城迎接。这种铺张浪费、讲究排场的仪式,海瑞认为既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礼仪,又在百姓中造成很不好的印象。本来新官到任,士民都持观望态度,新官的这些做法会令百姓失望,也损害了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海瑞到淳安知县上任时,只差遣一个小吏到桐庐地方“投接批”,大约就是搞一个接待的书面形式而已,表示自己马上就要进入到了主管的地盘。即使这样,海瑞认为还是多此一举,“尚觉似多了此举”。
海瑞从严州府衙办理好了一切上任手续后,带着随从向淳安方向急速前进,终于在一个黑夜来临之前,抵达了淳安县城。洪英明在数月的等待中已经很焦急,他真的捉摸不透这位新任知县的怪异性格了,连上任的接待仪式也完全不按照流行的官场规则办事。
第二天,海瑞带着随从出现在县衙里,洪英明目瞪口呆地看着身材瘦削的海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不是海瑞拿出上任文书,他根本不敢把眼前一袭破衣的海瑞与新任知县联系在一起。县丞和衙役们在茫然之外,更多的是在考虑以后的行事方式与前程问题!洪英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海瑞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交接仪式,据明人黄秉石的《海忠介公传》说:海瑞“初人署,罢去一切缛仪。其旧例有宴,第以祀神牲”。意思是,交接的仪式必须要搞,但不能繁缛,取消原来要举行宴会,把酒肉拿去祭祀神灵,“诣城隍庙,陈牲醴祭告”,行一跪三叩之礼,宣读祝辞。之后,再行一跪三叩首礼。最后,海瑞穿上官服拜印,行一跪三叩首礼。洪知县终于可以和淳安告别了。可以说,海瑞上任交接的形式并不符合当时官场流行的规则。按常理,新官上任即使不求轰轰烈烈,但也不至于悄然上任。海瑞高明的是虽悄然上任,但交接礼仪却不含糊。淳安县从官到民,对海瑞如何抵达县衙一无所知,是徒步还是乘船,人们只能猜测不已,也留给今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在人们还在不断猜测时,海瑞已带着随从深入乡下开始调研工作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