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变革世界中的战略与安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28518
  • 作      者:
    刘峰主编
  • 出 版 社 :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峰,1958年生,汉族,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石家庄陆军参谋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防科技大学等,研究生学历。1976年12月入伍,历任班长、排长、参谋、作训科长,军区司令部参谋、总参机关参谋,61135部队部队长,总参机关副局长、局长,现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理事,少将军衔。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三次。参与编撰军事著作、法规、辞书、教材等百余部,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文章8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变革世界中的战略与安全》分为中国外交、美俄欧外交、东北亚研究、东南亚南亚研究、中亚中东研究五个专题。在中国外交部分,集中探讨了当代世界变局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观、国家安全观、地缘战略观、强国梦与中国外交的总体思路等问题;在美俄欧外交部分,探讨了美国、俄罗斯、欧洲等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在应对当今世界变局中的若干战略动向;在东北亚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的对外战略走向及朝鲜半岛的政治局势;在东南亚南亚研究部分,探讨了东盟国家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分析了印度的外交政策特性;在中亚中东研究部分,分别对阿富汗问题、伊斯兰问题、美国中东政策等内容进行了评析。总体上,全书通过对当代世界变局中较为突出的战略与安全问题的学理分析,明晰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战略焦点与热点问题,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的战略应对和基本外交方略。
展开
精彩书摘
  “振兴中华”、“中国崛起”是百余年来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而如今它有了“中国梦”这个更为精确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7日,第2版。我们要将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贯彻到我们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在积极开展战略创新的同时,不断增强战略定力。
  一、新的战略时代呼唤战略创新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认识和实践持续创新的历史。创新是指超越旧事物、旧理论、旧方式,创造新事物、新理论、新方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页。具体到战略研究领域,后冷战时代可以说是一个传承与变革并存的新的战略时代。一方面,传统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战略实施的外在环境较之于冷战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概言之,后冷战时代的战略缔造至少表现出以下若干趋向:一是软实力的运用使得力量的控制使用日益复杂;二是安全解释的宽泛化加大了战略聚焦的困难;三是非国家行为体的增生对国家的战略能力造成了渐进式冲击;四是“焦虑的时代”心理增加了战略优化的难度。宋德星:《试论后冷战时代战略制定的若干趋向》,载《中国军事科学》2012年第2期,第60—65页。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军事变革加速推进,战略缔造和战略实践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在做好历史传承的同时,坚持不懈地进行战略创新。
  国际问题研究中的战略创新与战略定力变革世界中的战略与安全(一)战略研究攸关一个民族的政治判断力
  战略的成败攸关国家盛衰和民族安危。古语云,“兴亡谁人定,胜负岂无凭”。古往今来,在国家间的竞逐中,“气力”的因素固然具有根本性,但“智谋”的因素也屡屡在关键时刻改变国家的前途命运。韩非有言:“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参见《韩非子·五蠹》。从这个意义出发,一个民族的政治判断力,或者用伟大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话说,“公民的审慎”“公民的审慎”是大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总结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时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政治的判断力,即一种正确判断具体情况的能力。参见(英)CR波特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I):文艺复兴(1493—1520)》,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就显得至关紧要,因为唯有民族的政治判断力,才能确保不迷失航向,从而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但恰恰在“公民的审慎”这一点上,国务家们无不为之深感焦虑,因为这需要消弭战略理性与大众舆论之间的分野,平衡利益与价值追求,因而一套成熟的治国理政方略就不可或缺。
  冷战的终结开辟了崭新的时代,“和平的红利”曾让许多国家充满期待。然而,在后冷战的世界里,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非但未获根本解决,反呈愈益复杂之势。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大潮,面对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世界形势,面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的安全环境,各主要强国纷纷加强战略调整和创新,力求抢占主动,并展开了新一轮的战略角力和博弈。
  经过逾一甲子的持续奋斗,尤其是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成就,如今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毫无疑问,亿万中华儿女拥有实现强国梦的坚定决心和巨大热情。但历史也反复证明,大国崛起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一蹴而就。不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甚至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正面临诸多威胁挑战。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百年大计,任重道远,每一步都离不开正确战略的科学指导。迅速崛起的中国面对风雷激荡的世界,在新形势下谋求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深入的战略思考,寻求有效的因应之策。所有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强战略研究,汇聚聪明才智,不容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战略思想传统的国家,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史上,曾留下许多战略博弈的精彩篇章。在当今时代,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战略之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大战略眼光。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中国的战略目标日益多元化,包括国家传统的和非传统的安全诉求、地缘政治角力、经济利益以及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威望。显然,这样一个多元的战略目标,不仅会因为具体情势的变化而出现轻重缓急排序上的变更,而且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实力中心动态转移进程的影响。在这种情势下,一些精心设计的战略作为国家、民族和党的智慧结晶,不仅有助于确保中国多元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被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二)影响战略创新的各种因素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战略指导。战略缔造总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诸因素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诸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对既有战略认识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厘清影响战略缔造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因素,对我们有针对性地推进战略创新至关重要。
  首先是国家利益的拓展。战略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国家利益的拓展是推动战略创新的根本动因。冷战结束以来,我国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步伐和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在不断向新的战略空间拓展和延伸。其中既包括向海外的横向延伸,也包括向立体空间的纵向拓展。鉴于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和延伸,创新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研究,便成为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
  其次是各国利益的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呈高度融合和相互依存之势。这一时代趋势正深刻地冲击和改变着世界各国的战略思维,人们的安全观、战争观、制胜观、价值观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从而影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安全观念上,求和平、谋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以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得到重视,以战争方式解决国际冲突的意愿相应降低。在战略指导上,制止和遏制战争成为重要目标。正所谓,“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在战略研究中要顺应国家利益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的时代趋势,更好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再次是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崛起是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大陆最为引人瞩目的事实之一,也是国际战略界津津乐道的世界话题。冷战结束之初,全球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权力格局,超级大国美国几乎处于全球权力结构的顶端。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长期反恐战争的高昂开支以及次贷危机的严重拖累,美国的力量相对下降,而中国则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甚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2010年GDP跃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度高达50%以上。目前,中国发展强大的前景成为了一种共识,国际社会更为关注中国的发展强大对国际体系的可能影响,以及崛起的中国将如何使用它的力量,其中既包括地区层面,也包括全球层面。而这些问题事实上也是我国决策层和研究界需要通过深入的战略研究来寻求解答的。
  最后是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和平发展所处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较之冷战时期,我国当前的安全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各种新的战略挑战和安全威胁仍不断涌现。除传统安全威胁外,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呈现出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内与国际安全威胁不断融合的状况。威胁的复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使得国防建设和军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上述变化,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对战略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强化国家综合安全等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战略研究界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议题。为此,战略研究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实现安全关注点从传统安全向综合安全的拓展,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
  ……
展开
目录
国际问题研究中的战略创新与战略定力刘峰(1)
中国外交
新时期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及其意义王文明
大格局观下的中国国家利益追求李高峰
战略重点原则在中国处理海上领土争端中的运用杨光海
中国大周边的西部陆缘地带与中国国家安全宋德星
从亚信峰会到香格里拉对话——中国新型亚洲安全观
引人瞩目胡二杰
美俄欧研究
奥巴马的亚洲政策与中美关系葛腾飞
美国军事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储召锋
一体化与多元主义的融合——浅析美国的民族政策王伟伟
俄罗斯货币危机及其后果崔建树
欧盟—土耳其的防务安全合作关系孔刚
当前德国默克尔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其走向蔡焱王楠
乌克兰国家分裂局面的形成及其原因分析张恒彬胡二杰
东北亚研究
日本由“贸易国家”向“普通国家”的战略转向宋德星
甲午战争:战场之外的胜负因素比较段廷志杨晓洋
日本安全防卫政策动向评析——以安倍内阁三份安全政策
文件为中心储召锋
日俄战争前后的日本军事外交汤文峤
大国竞逐与朝鲜半岛政局走势葛腾飞
目录变革世界中的战略与安全东南亚南亚研究
中越海上对峙与越美战略互动成汉平
他信改革与泰国新旧政治结构模式对比分析钱坤
当前东盟海上安全合作现状及其困境虞群
印度大国外交的“三维一体”宋德星
中亚中东研究
撤军之后:美国对阿富汗战略走向分析邓钰亭葛腾飞
中东乱局下的ISIS组织丁艳凤王一
浅析以色列因素对奥巴马政府伊朗政策的影响季慧
传承与嬗变——当代伊斯兰主义浅析李高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