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粮食安全评论.第一卷.Vol.1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512112
  • 作      者:
    李国祥等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年来,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中国粮食安全评论(第一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国祥,1963年8月生,安徽和县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起草小组专家、农业部农产品市场预警专家组成员。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院重大课题;长期从事粮食安全和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跟踪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农村观察》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多篇,其中一些论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粮食安全评论(第一卷)》全面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和进出口的变化与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展望了中国粮食供给与需求的未来一般趋势,对中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粮食市场结构、粮食价格、耕地等资源约束、国家粮食安全政策进行了客观的评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概论
  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一直困扰着中国人民,而且也是世界关注的话题。中国长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在新时期中国粮食实现连续多年增产。受到农业资源约束和粮食消费增长以及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影响,中国将长期面临粮食紧约束,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中国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和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谁来养活中国”的讨论、2008年国际上提出的有关中国是全球粮价暴涨和世界粮食危机的引擎的命题,反映了中国粮食安全形势的话题对世界舆论的影响。
  第一节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供给
  为了评价中国粮食安全,首先对粮食安全概念进行必要的讨论和界定,这是极其有意义的。尽管国际机构、不同国家以及社会舆论广泛讨论粮食安全问题,但是不同环境下不同人、不同机构讨论的粮食安全概念往往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国际上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理解粮食安全,追溯人类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历史不失为最常用的方法。尽管人类一直面临食物问题,但是国际上最先提出“粮食安全”概念大约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粮价上涨问题。1974年,世界粮食会议从食物供给角度对粮食安全进行了定义,提出要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实现个人层次上的粮食安全。
  20世纪80年代,国际组织对人类面临的食物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一方面,当时世界上一些农产品出口大国粮食严重过剩,在国际上到处寻找市场,同时在国内限制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缺粮国家食物严重不足,这些国家既缺乏生产能力增加国内供给,又缺乏外汇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必要的粮食以满足国内居民食物消费需求。针对世界上粮食“供给过剩”和严重缺粮并存的事实,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重新对粮食安全进行定义,提出了确保任何时候有充足可供给的食物并且让所有人能够买得起,这实际上不仅关注了世界食物供给的充足性,而且强调了对食物的可获得性。
  1996年世界粮食峰会对“粮食安全”再次进行了定义,并被世界广泛接受至今,强调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世界上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都拥有对食物的可获取权,这实际上是个人或者家庭层次上的粮食安全;第二,每个国家或者宏观层面上要具有食物供给的保障能力,这就是国家粮食安全;第三,人类食物供给要具有均衡性和稳定性。
  国际组织对“粮食安全”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从强调全人类的食物供给的充足性上升到强调个人对食物的获取机会和获取权。世界上所有的人,至少可以通过一种有效途径获取保障其生存和健康生活所必需的安全营养物质。
  可见,国际组织对粮食安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值得强调的是,中国所翻译的国际上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涉及的粮食安全概念,都是指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与中国理解的粮食安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很多场合所使用的粮食安全概念,主要是指人们直接消费的粮食供给和养殖业需要消耗的粮食供给。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障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是中国人界定的粮食安全核心内容。不论怎样理解和界定粮食安全或者食物安全,粮食安全的核心思路都在于强调确保世界上每个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忍饥挨饿,并以此作为人类保障粮食安全的最高目标。
  如何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这也是国际上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多种多样。从家庭或者微观层次来说,保障每个人获得必要健康营养的基本途径大致包括食物自给能力、脱贫致富、食物援助。通过赋予家庭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从而保证其有能力生产、获得必要的食物,这是在市场经济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比较可靠的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通过增加货币收入从而让有经济能力的人进行公平交易获得必要或者充足的食物,是现代经济中最常见的途径。对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经济上可能比较脆弱,从而通过法律途径赋予这些特殊群体由收入再分配获取必要的营养物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营养餐。帮助贫困地区或者贫困人口脱贫,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特别是公益性岗位,增强其经济上购买食物的能力,将反贫困和保障粮食安全统一起来,这种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除此之外,通过社会捐助帮助特殊群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获取必要的营养物质,也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忽视的途径。
  二中国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吃饭问题一直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历史上中国一直被认为是“饥荒之地”,有80%的中国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中国曾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中国粮食问题影响了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配套建立了统购统销体制。这些政策措施试图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是总体上不成功。
  改革开放后,全国普遍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废除人民公社体制,中国人吃饭问题才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对于“粮食安全”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国内民众的认识实际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1996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简称粮食白皮书),提出了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和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5%的目标。自此之后,国内一般都将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作为粮食安全的标志。但是,1996年的粮食白皮书并没有明确粮食口径。如果按照中国统计上的粮食口径,它包括了谷物、豆类和薯类,2013年中国净进口的粮食已经超过了7000万吨,粮食自给率明显下降到90%以下,而且这是在中国粮食连续多年增产的情况下出现的。
  2008年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比1996年的粮食白皮书有所深化,文中明确了粮食口径为谷物、豆类和薯类,并提出了国内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和谷物不低于100%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都属于预期性的,没有约束力。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放弃了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和谷物不低于100%的目标,要求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从中国现有重要文件和其他文献资料来看,中国人认识的粮食安全主要是指国家层次上的粮食安全。实际上,粮食安全是多层次的。中国实施了扶贫攻坚计划,并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11月,中国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大幅度提高了贫困标准。同年12月,国家决定在农村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这些都表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已经深入到特殊群体和个人层次。但是,受到资料和精力的限制,本书讨论的粮食安全主要是国家粮食安全。同时,与中国统计上的粮食口径相一致,粮食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粮食安全所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所涉及的农产品与国际上食物安全趋于一致,不但包括中国口径意义上的粮食,而且也包括食用油、食用糖,以及肉、禽、蛋、奶和水产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概论001
第一节 粮食安全与中国粮食供给001
第二节 中国粮食生产006
第三节 入世十多年来中国粮食净进口015
第四节 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021
第二章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026
第一节 中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026
第二节 中国的粮食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027
第三节 中国分季、分品种和分区域粮食生产的变化029
第四节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031
第五节 中国粮食增产的潜力分析034
第六节 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变化趋势037
第三章粮食生产布局与粮食安全039
第一节 粮食布局的基本状况与变化趋势040
第二节 要素角度比较优势与粮食生产布局变动042
第三节 市场角度比较优势与粮食布局049
第四节 促进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的思考053
第四章食物消费与农产品国际贸易058
第一节 不能回避的事实058
第二节 最大农产品进口国062
第三节 大豆进口与大国战略067
第四节 大豆究竟会进口多少069
第五节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前景073
第六节 中国食物消费展望076
第五章粮食进出口与国家粮食安全079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进出口的总体变化态势079
第二节 影响粮食进出口的主要因素087
第三节 中国粮食进出口与国家粮食安全展望102
第六章粮食市场结构与粮食安全106
第一节 粮食产业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07
第二节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09
第三节 粮食加工市场结构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11
第四节 粮食销售市场对粮食安全的影响114
第五节 完善粮食市场,促进粮食安全115
第七章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118
第一节 中国粮食价格的基本走势118
第二节 粮食生产价格和消费价格关系124
第三节 粮食产量与粮食价格128
第四节 粮食价格与居民食品消费133
第八章粮食生产资源与粮食安全140
第一节 工业化和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稀缺资源140
第二节 粮食生产能力与粮食产需缺口144
第三节 适度进口与粮食生产资源149
第九章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安全政策154
第一节 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主要政策及其成效评价154
第二节 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68
第三节 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对策思路171
第十章中国粮食安全展望179
第一节 中国粮食国内产需缺口将不断扩大179
第二节 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将继续不断提高183
第三节 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会更加兼顾食品安全和农业资源永续利用191
第四节 粮食价格可能会长期温和上涨195
第五节 中国粮食进口风险管控能力逐步提高将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96
参考文献20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