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业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208636
  • 作      者:
    余霜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农业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从土地承载力预测出发,针对当前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鉴于耕地在农用地中的重要地位,从耕地保护的角度对土地资源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述。接下来主要通过农业废弃物利用的实例分析,开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循环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做了进一步的梳理。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还探寻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由于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从而开展了农户行为研究。基于上述内容,*后进行了农业经济增长问题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农业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2.5.4泸县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土地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调查资料,认真分析泸县土地资源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泸县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5.4.1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
  (1)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不明晰从所有权来看,农村土地属集体所有。这在《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等都有明确规定。问题在于,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却是模糊的。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在乡镇、村、组如何体现。出现集体土地产权缺位,村民自治组织既不是经济法人又不是一级政府,在村民现有的法制观念和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下,土地集体所有往往成为村长或村委会少数人所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也不完整,土地的集体所有者除拥有完整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外,还应拥有比较完整的土地处分权,即出卖、出租、出包、入股、抵押等权能,以便使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所有权权能能够比较充分地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集体所有制,从而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及顺畅地流动和交易。
  从使用权来看,农户承包经营其实是一种不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作为经营主体,农户所拥有的土地产权界区是不明确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尚未成为一种独立的权能,具体表现为,一是自主种植远未真正得到保证;二是农产品出售价格、品种、数量均受行政限制;三是土地经营行为短期化;四是土地流转不畅和极不规范。这些都损害着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权益。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土地承载力预测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案
1.4 研究区概况
1.5 结果与分析
1.6 问题与建议
1.7 本章小结

2 土地资源保护
2.1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行为动机分析
2.2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3 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合作模式研究
2.4 耕地保护中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研究
2.5 县域土地资源管理实践
2.6 本章小结

3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3.1 经济模型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2 农业废弃物利用
3.3 长江上游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农业循环经济
4.1 国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4.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业循环经济保障机制研究
4.3 作物遗传育种视野下的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农业产业化经营
5.1 中国荞麦种业发展的SWOT分析
5.2 基于钻石模型的西南地区荞麦产业发展研究
5.3 贵州省苦荞产业发展的SWOT-PEST分析
5.4 紫云县红薯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5.6 退耕还林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评价
5.7 本章小结

6 农户行为研究
6.1 后退耕时代喀斯特地区退耕还林农户认知调查
6.2 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石漠化治理的意愿分析
6.3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中农户的投入行为探析
6.4 喀斯特地区农户参与造林影响因素分析
6.5 石漠化治理中农户行为研究
6.6 农村各收入阶层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6.7 本章小结

7 农业经济增长
7.1 丘陵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7.2 丘陵地区农业投入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7.3 水利生态建设与贵州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7.4 县域农业总产值预测研究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