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56773
  • 作      者:
    邓大伟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中存在效率低下、效果不足的问题,以政府、企业、保障对象三方关系为切入点,研究契合我国城市发展现实情境的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以期提高保障性住房提供的效率、效果,进而提高政府提供这一项公共服务的绩效。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城市住房矛盾日益激化。在城市住房供应总量不足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的提供成为化解住房矛盾的关键,但保障性住房提供效率低下、效果不足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针对保障性住房提供的效率、效果问题,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提供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操作的研究模式。
  《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可供房地产业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研究》:
  2.3.2 PPP机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PPP机制源自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私人合作建设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服务的形式。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国政府都在努力寻求发展本国的公共服务。PPP机制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长期的全面解决方案。发展经济学家迈耶(Meier,2003)曾指出:“向非纯粹公共物品或由公共部门提供的私人产品收费,将能提高效率,促进均衡。”无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在发展中国家,PPP机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虽然现代意义上的PPP机制诞生至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国外一些学者很早就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合作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罗·斯科特和阿‘伯杰(Row.scott,A.Berger)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美国七座代表城市中政府吸引私人部门的参与以更好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做法,指出应该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公私合作机制。罗·斯科特和阿·伯杰这里已经明确提出了对于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公私合作机制相比政府提供、市场提供机制是更好的机制,并在明确公私合作是最优机制后,提出了这个机制也要根据自己城市特点来运作的理论。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问题背景
1.1.4 相关概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市场失灵相关理论
2.1.2 政府失灵有关理论
2.1.3 公共治理理论
2.2 公共物品的分类与有效提供模式研究综述
2.2.1 公共物品分类研究综述
2.2 2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研究综述
2.3 公私合作(PPP)机制研究综述
2.3.1 公私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及实质
2.3.2 PPP机制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4 公众参与研究综述
2.4.1 公众参与的发展
2.4.2 有效公众参与的因素
2.4.3 有效公众参与的范围
2.4.4 有效公众参与的模式
2.4.5 有效公众参与的途径
2.5 总体评述

第3章 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选择与三方合作模式
3.1 保障性住房属性分析及其提供的绩效评价
3.1.1 保障性住房属性分析
3.1.2 保障性住房提供绩效评价
3.2 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的变迁及绩效评价
3.2 1大规模居住区建设
3.2.2 “两个一千万”工程
3.2.3 大型居住社区建设
3.3 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选择
3.3.1 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特征分析
3.3.2 保障性住房提供模式特征评述
3.4 保障性住房提供的三方合作模式
3.4 1提供效益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三方合作条件
3.4.2 三方合作模式的构建

第4章 基于保障性住房提供效率的公私合作机制
4.1 保障性住房提供的公私合作机制
4.1.1 公私合作中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4.1.2 公私合作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4.1.3 公私合作机制的构建
4.2 激励机制
4.2.1 激励模式选择
4.2.2 激励方式改进
4.3 监督机制
4.3.1 内部监督
4.3.2 外部监督
4.4 风险分担机制
4.4.1 风险类型
4.4.2 风险特点
4.4.3 风险分担原则
4.4.4 风险分担方式
4.5 决策权配置机制
4.5.1 决策权配置构造的概念
4.5.2 决策权配置原则
4.5.3 决策权配置方式

第5章 基于保障性住房提供效果的保障对象参与机制
5.1 保障对象参与边界分析
5.1.1 保障对象参与的必要性
5.1.2 保障对象参与的外部环境
5.2 基于Vroom-Yetton模型的保障对象参与模型
5.2.1 模型适用性判定
5.2.2 模型修正
5.2.3 模型应用
5.3 基于提供效果的保障对象参与机制
5.3.1 保障对象参与机制的构建
5.3.2 偏好显示机制
5.3.3 选择和评估机制
5.3.4 监督控制机制
5.3.5 评估反馈机制
5.4 保障对象参与机制和公私合作机制的有机结合

第6章 保障性住房提供效率的案例比较研究
6.1 案例概述
6.1.1 纯政府机制提供住房案例(项目A)
6.1.2 当前公私合作机制提供保障性住房案例(项目B)
6.1.3 市场机制下提供商品住房案例(项目C)
6.1.4 效率对比
6.2 比较研究
6.2.1 纯政府机制决策权配置构造特点
6.2.2 当前公私合作机制决策权配置构造特点
6.2.3 市场机制决策权配置构造特点
6.2.4 效率损失原因分析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6.3.1 结论
6.3.2 政策建议

第7章 保障性住房提供效果的实证研究
7.1 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现状
7.2 保障对象满意度实证研究
7.2.1 保障对象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7.2.2 理论研究与数据处理方法
7.2.3 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
7.2.4 测量变量信效度分析
7.2.5 变量关系分析
7.3 政策建议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书总结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保障性住房试点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