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沟通理论、方法与实践丛书·踏歌而行:动力沟通之个人成长篇》:
第一单元 蹒跚身影(学步篇)
似初春破土的一抹新绿,似携着曙光的一轮朝阳,似让人喜悦的一个婴儿 带着对世界的憧憬,带着与自然的合鸣,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带着对温暖和和谐的深情,带着对劳动的尊重、对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崇敬,一个让人惊喜的新生命,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
她曾经那么稚嫩,她还需要丰富的滋养、和煦的阳光,但在成长历程中那坚定的脚步,那给人鼓舞的每一丝炫目光彩,都传递着一份真实和感动!
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动力沟通,充满希望和梦想的动通人,曾经的生涩中,记录着每一分坚定!
1.1 五彩“金刚”开心窗
1.1.1 上来给你一耳光
我是来自公安机关的一名普通民警,承担着省、市民警心理健康的培训工作,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我一直尝试着给民警灌输点什么(请注意是灌输)。我的工作是心理健康教育——有谁又能轻易把教育和灌输分开呢?
所有这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计划走,三年前,我上课讲,下面的学员们听,我讲完,下面的学员们走。我收拾电脑回办公室,学员们和我形同陌路。虽然说得有点惨淡,但是至少在我的认知图式中,这个就是教学。生活总是要发生一些故事才能有改变的可能。有一次给交警讲课,当谈到压力问题的时候,我就按照教案的进度让几个学员一起来分享自己所遇到的压力,分享的内容无非是工作时间紧、执勤站岗累等,当然这些是我预想的。
没想到其中一位民警分享的是从市局调到县局的担心,这倒是让我觉得有些意外,因为这个问题已经算比较隐私了。我尝试着说服他(注意是说服),让他接受这个现实,但是结果可想而知,他根本听不进去我所说的,还是在连续地抱怨。我只好打断他的抱怨,用一句“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好的”来结束这个讨论。
事后,这件事情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个民警理解不了我说的话呢?直到有一天,我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动力沟通,便开始了我的孜孜追求之路。从网络邮件到直拨电话,从关注微信到博客空间,从每天早上坐在马桶上关注朋友圈里的动通文章,到最后我和王老师在中国科学院的铭责楼门口抱着电话对暗号、握手、走进王老师充满创造力的办公室。当天晚上我就约了王老师用便餐。
席间,讨论的话题都是围绕我们相见的巧合、动力沟通的优势等这些概括性的问题,直到我的小问题从脑海中蹦出来。于是我把前面那个交警的案例讲给了王老师听。
王老师好像并不着急指导我去怎么做,他说:“你这么说,如果我是那个警察,我会怎么办?我会冲上来给你一个耳光,然后看你怎么接受这个现实!”
听到这个貌似有点攻击性的反馈,我有点呆住了。但是,我一下就回到了课堂上那个场景,其实那个民警的眼神里对我是充满了攻击性的,因为我在试图压制他表达不满的快感。
当我还沉浸在这个场景中的时候,王老师已经开始讲对策了(麻烦下次给我点体验的时间哦)。分析这个民警去县局的可能原因,然后告诉我不能“讲理”,只能分享“生命的本质就是无聊,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用这个办法把民警从自己营造的那个充满冲突(现实和理想冲突)的世界中拉出来,增加现实体验,减少评价,这样慢慢让他的心平静下来,在丰富的感受中,他自己自然会调节自己了。
插曲总是不间断,正当我听得入神的时候,王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份小作业——让我回去后把这个案例简单描述一下。我迷迷糊糊地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相信那一瞬间我正沉浸在体验中。
于是就有了王老师晚上11点多给我发微信“骂”我狡猾。我看到信息时,只是觉得老师的“骂”体现了对学生和动力沟通学员的关注和呵护,用另外一个字表达就是“爱”!
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我在动力沟通大本营的生活刚刚度过几个美好的夜晚,借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我愿用动力沟通的烛光去点亮无数绚烂的烟火。
(作者:于福洋)
1.1.2 反思——成长的必修功课
初学打羽毛球时,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挥动胳膊击球的一瞬间若迅速勾动手腕,就能不费力地把球放到对方后场。我为自己又掌握了新技巧而感到很喜悦,从而每次打球时会有意识地练习这个动作。后来我在打球过程中,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表现,偶尔超常发挥打出一个巧妙精准的好球,我就会注意总结经验方法。
这样偶然之间的超水平表现显示了一种现实的可能性,注意对此类动作的关键点进行推测和总结,在以后打球时反复试验和修改,形成一种新的打法,并有意多次反复地练习,目的就是将这种偶然的巧妙精准变成常态,变成我随时能运用的技巧。经过练习—反思—再练习—再反思这样不停地循环,自己打羽毛球的水平很快地提高了。
当然,观看羽毛球教学视频或是请教练进步或许更快,但无论何种方法学习都离不开反思、深刻地觉察,反复地将自己的动作与学到的动作比较对照,仔细调整自己的动作使其标准化,去除无效和不必要的动作。我自己所采用的尝试错误的方法对自己形成独特打法就比较有效。事实上,探讨打球之类的技法和生活中其他事件同理,把握规律、形成自己的风格,把觉察、呈现、反审的习惯迁移到生活中,生活会更加滋润、有趣。
我认为打球技术的进步,关键就在于反思。反思,是思想上的实践,但同时它对现实的实践具有关键作用。只有通过反思,我们现实的实践对我们未来的进步才具有实际意义,我们才能从经历中真正累积经验,过去的实践才对未来具有积累的意义。
古人曾用一个比喻很形象地形容了这种情形:“无所用心地经历,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提着灯笼走夜路。”灯笼只能照亮方圆一米,让你勉强看到脚下的路。虽然你穿过了很多村庄,但你对路上的房舍、田野毫无认识。说起来你也到过这些地方,可实际上你仍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一个人善于反思,则相当于在心中画了一幅地图,把自己经历的、自己想到的,都明确、系统地描绘在了上面。那么,体验自然是不同的。可以说,影响一个人进步快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是否进行反思。因为,经历并不等于经验,经历要想转化为经验,必须经过反思。反思得充分深入,经历转化为经验的效率就高,就学得快;反思得不充分、不深入,甚至不反思,经历就不能充分转化为经验,就学得慢,甚至学不会。其实很多人都是只有经历,并没有真正得到经验。
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不停地练习作文却一直写不出好文章?为什么我们反复做题却不能有效提高成绩?为什么我们天天去打球水平却一直在中下游晃荡?为什么我们日复一日地做科研却总是不入流?这些都是典型的有经历却没有得到经验的例子。没有真正得到经验,再多的经历也是浪费,再练一百年也不会有长进,再磨一百年也不会有真正的创新。
实际上我们都有反思能力,生活中也都在反思,特别是在失败的时候反思更多。苦难会逼着我们去反思,这就是平常人们说的“从失败中会学到更多”。但若没遇到失败或灾难,尤其是在一帆风顺、春风得意的时候,人们就很少反思了。所以,我们虽然有反思的能力,但平常的反思往往是由于环境的逼迫,或是出于兴趣的自发,在其他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上常常是无所用心。自发的反思由于启动的次数少,常常让我们吃尽苦头、历尽艰辛却最终一无所获。若你也曾因此吃过苦头,那么现在就是将自发反思变成自觉反思的时候了。
(作者:范越阳)
1.1.3 在冲突中成长
从小我就不是一个爱说话、会说话的人,总是把听到的和看到的事情记在心里,感受着自己的感受。父母们忙着为生活奔波,哥哥姐姐们也都忙着他们的事情,年龄很小的我就成了他们的开心果。
成长过程中,我很少跟别人发生冲突,有了冲突自己也往往手足无措。事后回顾冲突的过程,常常后悔自己没有表达清楚而责备自己的无能,烦恼和焦虑会持续一段时间,慢慢地身体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初中当了班干部心里很忐忑,有一次老师让我总结活动的情况,我的心突突地跳,大脑一片空白,老师鼓励我、引导我、帮助我总结活动情况,使我的语言表达有了很大的进步。
参加工作后我有幸成为一名教师,这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使我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地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可内心害怕的心理一直都在。我以我自己的方式掩盖着内心的恐惧,表面上给人一种很自然的感觉,内心却说:“我骗了你们。”
接触到动力沟通后我眼前一亮,心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历练一定会打消我的恐惧感。可是在微信上我还是很少主动发表言论,很少跟帖留言,自己回头看时也似乎和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仍有很大距离,心里很不爽。
这几天我一直反思自己的内心状态和语言模式:自我金刚还不够稳定,我咨询师还不能跳出自我,经常受到内外在环境的扰动,还不能随时跳出局向外看问题,系统的觉察还不够 觉察有时总是让人兴奋和烦恼,但是内心却不能对自己说谎,因此成长的脚步不能停歇。
我很佩服在冲突中能够逻辑清晰、准确到位、重点突出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看法的人,并且一直向他们学习,但我与他们还差得很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成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