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经济学丛书:雇佣保护、最低工资与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率先使用比较制度实验方法探索雇佣保护和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的影响。新《劳动合同法》强化了雇佣保护,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这些研究主要是学者基于法学意义上的逻辑推断。
《实验经济学丛书:雇佣保护、最低工资与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研究》的研究塑造了雇佣保护的微观经济系统,可直接观察雇佣保护下当事人的行为;最低工资制度的本意是提高工人的谈判能力,保障其基本福利,现有的研究主要用实证数据分析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和福利效应,但最低工资本身的制度效应并没有被关注,如最低工资的水平与工人谈判能力的关系等,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测度了最低工资的制度效应等。
2.发现雇佣保护制度挤出了工人的社会偏好和企业的长期契约偏好。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的激励方向与当事人行为俯好的互补性,有些制度安排的运行情况与制度设计者所追求的效果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制度设计忽略了激励相容和参与约束。通过比较制度实验的行为分析,发现中国新《劳动合同法》的雇佣保护制度对工人的社会偏好和企业的长期契约偏好具有挤出效应,这为中国《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提供了行为指导。
3.将劳动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保留工资等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验研究,提高了实验检验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发现最低工资制度维持了工人的社会偏好。现有最低工资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国外一些学者以发达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研究,针对中国背景的最低工资实验研究还没有展开,国外学者的实验研究也没有将契约不完全性和工人的保留工资等纳入统一的实验框架。针对中国的最低工资制度将契约的不完全性和保留工资等纳入统一的实验研究框架,有针对性地考察了中国被试对最低工资制度的行为反应,发现了诸如最低工资制度与社会偏好的促进现象等。
《实验经济学丛书:雇佣保护、最低工资与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研究》包括文献梳理、模型构建和实验研究三部分,共六章,其中第二章是文献梳理,第三章是模型构建,第四、五章是实验研究。
第二章从不同的劳动制度研究范式出发,分别从新古典框架和社会偏好视角对雇佣保护和最低工资制度以及劳动契约行为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研究了制度对社会偏好的挤出和互补文献。
第三章沿着费尔(Fehr)公平理论的思想,构建了劳动契约模型,提取了异质偏好、雇佣保护、最低工资和劳动契约行为的理论参数,建立了劳动过剩(短缺)、公平(自利)偏好、最低工资、雇佣保护和工人努力水平不同关系的命题,奠定了实验研究的基础。
第四章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禁止解雇、有成本解雇等实验研究,检验《劳动合同法》有关雇佣保护条款与契约当事人行为的关系,发现:(1)雇佣保护影响企业的合同期限选择,在存在合同期限雇佣保护的情况下,企业不倾向与工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长期劳动合同;(2)相对于不可解雇的长期合同,可解雇的长期合同促使工人提供更高的努力水平;(3)企业提供的工资水平随时间变化而趋向平稳,工人提供的努力水平随时间变化而降低;(4)合同期限限制与就业效率呈弱相关,但是降低了契约效率;解雇威胁提高了契约效率和就业效率。
第五章在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最低工资、废除最低工资等实验研究,发现:(1)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工人的实际工资;(2)最低工资制度提高了工人的保留工资,但在最低工资制度被废除后,保留工资又恢复到原有水平;(3)最低工资制度降低了就业水平,提高了契约效率;(4)最低工资制度降低了企业的收益水平;(5)最低工资制度维持了工人的社会偏好。
《实验经济学丛书:雇佣保护、最低工资与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研究》使用比较制度实验探索了雇佣保护和最低工资等劳动制度与社会偏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的劳动契约当事人行为的交互影响,对于如何利用社会偏好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设计和谐的劳动契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为监管部门劳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信息支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