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德国当大使》:
首先,我请西欧司德国处的同志为我从档案室调出了有关中德关系的全部重要文档(包括电报)。我从1972年进入外交部工作,至今已近30年。从西欧司一般科员历经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直至现在担任部长助理,中间还两次被派往我驻德使馆工作,担任过随员、参赞等职,时间总共长达15年之久。虽然职务不断变动,但一直没有脱离过对德工作,应该说,对中德关系和德国情况已有一定了解。但我自己深知,平时由于忙于日常工作,对许多情况的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更多是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对德国和中德关系的整个历史,缺乏全面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和研究。我想正好利用赴任前这段时间补上这一课,至少对中德关系的历史全貌有一个全面了解,这对于我上任后的工作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通过阅读大量档案和文电,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和德国的交往确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交往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中国的元代。在长达800多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虽然也曾经有过困难和曲折的阶段,但总的来看,在中德关系发展史上,友好和合作的时间远远多于关系不好的时间。两国人民始终友好相待,从未中断。中国和联邦德国1972年建交以来,关系发展一直比较顺利。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即使在德国处于分裂的状态下,两个德国也都没有和中国台湾建交,中国也一直坚决支持德意志民族统一事业,这不仅成为中德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也为中德关系的长远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中德之间没有历史遗留的困难问题,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中德友好合作是历史必然,是大势所趋,也是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现实需要。作为中国驻德国的第八任大使,我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合作传统,将中德友好继续推向前进,谱写中德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驻德国使馆是一个大馆。人员编制多,部门设置全。除外交部外,国内许多部委都在使馆派驻了干部。我赴任准备工作的第二个重点,就是拜访在使馆派驻干部的各个部委和部内各单位。除外交部各地区业务司和职能部门外,我重点选择了经贸、科技、文化、教育、总参和发改委等在使馆派驻干部较多的部委,听取这些部门的领导介绍同德国双边关系的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和对进一步发展关系的考虑;了解这些部门派驻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情况。各部委领导对我的拜访都非常重视。不少部委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接待,详细介绍了有关情况并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和愿望。而我通过拜访也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了中德关系主要领域的关系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感到心中更加有底,对赴任后如何开展工作形成了初步打算。对于使馆主要部门的领导,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感到收获很大。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拜访过的十几个部委的领导在同我谈话中,除了向我介绍有关情况外,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强调了三点:第一,他们非常重视发展同德国的关系。不止一个部委的领导对我说,德国是他们发展对外合作的“重中之重”,是优先考虑和投入最多的国家。他们对当前双边关系现状感到满意,但认为还不够,发展关系的潜力还很大,希望今后同德国的交流和合作能有更多、更快的发展。第二,希望我作为大使能对他们的部门同德国的关系发展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第三,希望我在任期间对他们部门派驻使馆的干部予以更多关心、支持和爱护,领导他们更好地完成国内交办的各项任务。我则向他们保证,将尽一切可能全力支持各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对他们严格要求和热心帮助,带领他们按照国内指示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争取在我任期内将两国关系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基本完成上述两项准备,即将赴任前夕,唐家璇部长和钱其琛副总理分别同我进行了任前谈话,使我有机会听取了外交部和国务院领导对对德工作的指示,这是我赴任前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准备。唐部长在谈话中非常明确地向我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赴任后要立即集中力量抓好江泽民主席于2002年4月上旬对德国的国事访问准备工作,确保访问圆满成功,争取首战告捷。第二,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和掌握使馆全盘情况,为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始终将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广交各界朋友、努力搞好调研、为国内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摆在自己工作的首位,真正起到重点调研馆的作用。他还特别提醒我,作为大使在抓好自己的重点工作的同时,要学会“弹钢琴”,即统筹抓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内部工作,确保使馆上下团结一致,和谐正常运转。钱副总理则主要从世界和欧洲形势的角度,强调了德国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和作用,希望我在努力推动中德关系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德国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两位领导的谈话为我的赴任准备作了最好的总结,我感到目标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心中也更加有底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