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揭示:海量数据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发现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 检索结果分析
第一,搜索结果差距巨大。在键入同一个关键词后,不仅商业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和以学术为目标的数字图书馆检索结果差别巨大,各数字图书馆给出的检索结果也差别巨大。该差别不仅表现在返回结果的数量上,在内容上也差别巨大。
第二,搜索速度不再成为搜索面临的主要问题。除NSTL以外,在所有使用的各搜索引擎中,其搜索关键词提交后在秒级都反馈了大量的检索结果,反馈的搜索结果数量超出用户正常查看能力范围。经与NSTL机构确认,其检索速度2015年也将提升到秒级。目前搜索引擎的查全率、查准率和查询速度等纯技术指标已经不再是搜索引擎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统一搜索已成为主流。在所有搜索引擎返回的检索结果中至少对两种以上的资源同时进行了检索,有些搜索引擎涵盖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资源类型和资源库。
第四,首页展示设计成为提高搜索引擎黏性的重要手段。各搜索引擎首页展示各有特色,突出了自身的资源组织能力,独特的资源评价体系,具有显性或隐形的排序特征。
总之,这些搜索引擎都在追求对搜索关键词的深刻理解;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的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搜寻相关的素材;对检索结果还要进行严格筛选,精心组织;最 后呈现给用户的检索结果,试图在首页能够浓缩出最 有价值的结果,通过首页展示反映出搜索引擎背后实体的真正实力。
2 搜索引擎
2.1 图书馆目录检索发展
目录检索是图书馆搜索引擎独特和最 重要的应用场景,图书馆的检索目录可以追溯到40年以前,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系统自从推出以来,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OPAC采用传统图书馆卡片目录构建思路,提供与卡片相同的记录内容、记录格式及检索点。80年代中期经过部分调整之后,OPAC检索系统实现了关键词检索和布尔检索,用户操作界面实现了帮助、浏览、查询、用户导航和人机交互功能,有的OPAC系统甚至具备高级检索和词组检索。90年代,OPAC结合了增强式检索和匹配技术以及检索结果相关性排序等关键技术,真正实现了人机交互,并可以改善用户的检索策略和检索过程,最 终帮助读者检索到较为理想的检索结果。2000年在进入Web2.0时代以后,OPAC检索也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OPAC系统完善了检索功能,包括多字段检索、多库检索、高级检索、命令语言检索等多种检索方式;丰富了检索结果的揭示,包括多样化的书目信息、分页、分面、摘要等;完善了读者借阅、预约收藏等功能;增加了更多与读者交互的功能,如评论、评级、标签和荐购等;增加了借阅排行和馆员推荐等特色功能。总之OPAC系统为读者信息检索和利用图书馆馆藏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