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概念界定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一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
二 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
三 国际工人运动的衰落和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失望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理论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危机理论
三 生态学、系统论、未来学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嬗变
一 20世纪7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阶段
二 20世纪8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三 20世纪90年代——生态社会主义的成熟阶段
第二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观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观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观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观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一 价值理性与科技理性协调发展
二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
三 合理的生活方式及消费价值观
四 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
第三章 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一 科技的资本主义使用是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 虚假需求与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
三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四 生态殖民主义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突出分殊
二 生态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之共同点
第四章 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积极意义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
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
三 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产生根源
一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二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缺陷产生的根源
第五章 生态社会主义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观对我国和谐经济建设的启示
一 经济的适度增长
二 经济体制的理性选择
三 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观对我国和谐政治建设的启示
一 扩大基层民主是前提
二 公平正义是核心
三 政府角色和职能定位是关键
第三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观对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 走出消费主义陷阱,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文化
二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 强化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