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创作优秀的理论而存在
这是理论创作者的专业、职业之存在。之所以称之为理论创作者,对其根本的定位就在于创作出优秀的理论,否则,就不应该称其为理论创作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崇高的理论,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是需要理论创作者潜心钻研、深思熟虑、精心酝酿、反复修改而成的。甚至可能出现许多理论创作者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而不能创作出优秀理论的情况。所以,理论创作者的专业、职业特征是高层的,不是任何人都能从事和替代的。仅就目前而言,在学术期刊网上,在图书资料室里,存在着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垃圾”作品。称其为“垃圾”,主要是因为存在着互相抄袭、缺乏创新、矫揉造作、陈词滥调等问题,不仅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而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抹黑。这样的作品又有谁愿意接受呢?
3.为适应教学而存在
这是理论创作者为教育者,或者转化为教育者的存在方式。其实,一个真正的理论创作者,也一定是一个出色的理论教育者,能够把自己创作的理论以恰当的方式使他人接受。对于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而言,一是创作适合教育者讲授的内容,能为一般普通教育者所掌握和运用,教育者首先乐于接受;二是创作恰当的形式,在章节编排、体系建构、内容配置等方面,有利于授课过程的安排;三是语言的丰富和严谨。就是说,所创作的理论,其语言风格要适合教学,并不是纯粹的抽象化语言,应尽力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理论色彩,适合教学。总之,理论创作者的创作,要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要能够成为有利于教学的重要支撑。
4.社会性、人民性的本真存在
这是理论创作者的本体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作者,实质是反映社会需求,代表人民利益和愿望的特殊群体。其真正的生命力存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存在于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不能真正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要求,不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理论创作者,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作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作者一定是深入社会生活,真正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群体。从这一角度来看,理论创作者生命存在的本源,在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在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会性、人民性是理论创作者的本真存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活动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主体接受活动的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存在方式,直接决定了主体接受活动的存在方式。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具有多种存在方式的,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存在方式也会日益多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日益多样化的存在方式决定着受教育者接受方式的多样化。所以,有必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多样性的存在方式。
1.语言文字形式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思想,思想本身无形、无量,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思想的这种特质决定了语言文字是思想最好的载体,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来表达各自的思想,也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创造、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语言文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直接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创立、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语言文字,如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意大利文、中文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