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001
边疆安全理论篇
第一章 边疆认识的时空变迁与“硬边疆”概念的界定/007
第一节 领土、陆疆与一维边疆/007
第二节 领海、海疆与二维边疆/012
第三节 领空、天疆与三维边疆/018
第四节 “硬边疆”概念的界定与适用/023
第二章 国家利益的延伸与“软边疆”概念的发展/026
第一节 国家利益波动与“硬边疆”的局限/026
第二节 新的边疆概念的出现及解析/031
第三节 “软边疆”的界定与适用/036
第三章 边疆与安全的多维互动关系/040
第一节 安全概念的演变与界定/040
第二节 传统安全与 “硬边疆”的关联性/044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与“软边疆”的关联性/048
第四章 边疆安全的层次分析与价值基点/053
第一节 边疆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意义/054
第二节 边界安全/057
第三节 边疆各族人民的安全/060
第四节 边疆安全的价值核心——国家认同/071
第五章 “边疆安全学”的建构/078
第一节 “边疆安全学”建构的历史回溯/078
第二节 “边疆安全学”建构的现实语境/083
第三节 “边疆安全学”建构的学科逻辑/087
文化戍边篇
第六章 论文化戍边/101
第一节 文化戍边的含义/101
第二节 中心与边疆的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04
第三节 如何文化戍边/107
第七章 中国生态文化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110
第一节 中国三大生态文化区及其边界/110
第二节 长城、丝绸之路及藏彝走廊地带的民族融合/115
第三节 各民族共创、同戍中国边疆/121
第八章 河西走廊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分析/124
第一节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甘肃建构河西走廊文化产业的启示/124
第二节 河西走廊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128
第三节 河西走廊文化产业发展路径/133
边疆治理篇
第九章 中国陆疆人口问题治理模式初探/141
第一节 中国陆疆人口问题及其成因/141
第二节 中国陆疆人口问题治理模式/148
第十章 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管理制度及其成因分析/155
第一节 少数民族管理制度界定/155
第二节 少数民族管理制度类型/160
第三节 少数民族管理制度类型成因/167
第十一章 中国边疆多民族和谐社区与社会安全/169
第一节 边疆多民族聚居方式的历史演化/169
第二节 边疆多民族聚居社区的类型特征/174
第三节 边疆多民族“杂居社区”的当代建构/179
边疆民族问题篇
第十二章 论民族的三个基本属性/189
第一节 生物性/189
第二节 文化性/193
第三节 建构性/200
第四节 结语/206
第十三章 论国家时代的民族问题/207
第一节 有关民族问题名称、观点及分类的多种说法/208
第二节 何谓民族问题/218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分类/222
第十四章 民族认同的原生性与现代建构/227
第一节 边疆民族基层社区族群认同的原生特征/228
第二节 多民族村落族群认同的现代构建/233
第三节 多民族基层社区的族群认同:原生特征与现代构建并存/238
参考文献/24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