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缺席与在场:当代中国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the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me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67030
  • 作      者:
    付翠莲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付翠莲,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副教授,2007年在天津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徐大同先生。现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女性主义思想、乡村治理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浙江省规划办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共十八大报告重申了“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妇女政治参与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妇女解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如何扩大妇女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缺席与在场:当代中国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对妇女政治参与所面临问题作深层次的政策根源和体制性根源剖析,确立妇女政治参与评价体系和分析模型,进一步探索扩大妇女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缺席与在场:当代中国妇女的有序政治参与》:
  (二)有中国特色的“有序政治参与”概念解析
  “有序”是同“无序”相对的范畴,是自然学科的用语,是指物质系统的结构和运动态势的确定性和秩序性,是系统的组织化程度的体现。“有序”在英语词典中被翻译为“inorder”,意指井然有序,符合规则,合乎逻辑的、合时宜的,适当的、自然的等等。政治领域的“有序”是在借鉴了上述含义后得来的,强调合理化、合法化和程序化。因此,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强调公民政治参与在法律、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有步骤地、合程序地、合规范地进行,即政治参与的制度化。
  “有序政治参与”是在中国特色政治语境下的一个概念,国外学者没有对其进行概念的界定和论述。但国外学者在阐述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内涵时阐明了公民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参与途径来影响政府决策和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蒲岛郁夫指出,“一般而言,政府依靠扩大政治参与的途径,经过多次协调公民之间不同意愿,并作出艰难的决断,由此提高统治能力。”亨廷顿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应该在制度化的范围内进行,这实际上就蕴含了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即政治参与的速度和规模要在政治制度化的范围内,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参与的底线以不能破坏政治稳定为限。由于政治参与的反作用就是参与的无序和不加约束的扩大所导致的超越现有体制的承受力,最终会冲击甚至摧毁现有的政治体系,引发政治秩序的混乱和政治不稳定。由此,亨廷顿为发展中国家设计了民主化路线图:在政治制度化水平允许的情形下,通过制度化的参与路径,实现国家政权向民主制度转型。
  有序政治参与是强化法理型政治权威的有效途径。强化政治权威是国家实现稳定和走向更高水平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亨廷顿把传统型权威、超凡魅力型权威向法理型权威的转变称为权威的理性化。由前两种传统的人治型权威向现代的法理型权威的转变是国家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强化法理型权威的一个有效途径。改革开放前毛泽东时代我国属于典型的超凡魅力型权威统治时期,改革开放后这种传统的人治型权威逐渐向现代法理型权威转变。从过去的迷信权威、崇拜权威发展到现在的怀疑权威甚至是否定权威,容易出现政治权威的弱化现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在制度化参与渠道不畅情况下,特别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些事关民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妥当,容易发生诸如民众越级上访、非法集会抗议、蓄意滋事,甚至聚众闹事、冲击公共机关、暴力对抗围攻等群体性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的政治权威,影响了社会的政治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社会转型与政治发展的进程就会失去秩序保证,容易出现所谓的“现代化中断(Breakdown of Modernization)”。美国研究中国问题专家白鲁恂(Lucian Pye)曾经说过:“中国在发展上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在社会及政治生活中获得新的权威形式”,以符合现代化的需要。而通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公民能够通过正常渠道进行政治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选举和罢免公职人员,或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进程等,可以增强民众对政府的理解和信任,避免政府重大决策的失误,从而提高政府工作的绩效,是政治权威强化的重要基石。这有利于推动政治社会化进程,有利于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可以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
  近年来,“有序政治参与”成为我国政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们对这一概念和内涵给予了界定和说明。林尚立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通过国家的引导,把公民的政治参与行动整个地纳入到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来,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和公民教育,保证公民政治参与在民主和法治的制度框架下良性运行”。这里所说的“制度化”主要指组织和程序借以取得重要性和稳定性的过程,是社会成员生活和行为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是整个国家制度体系不断完备的过程。亦菲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是公民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手段,采取一定的方式和途径,积极主动地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治决策的政治活动”。魏星河糅合了“公民参与”和“秩序”两个概念的含义,认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行动。这种活动是依法、理性、自主的、适度的对公共事务或政府决策进行个人或集体意愿表达的行为”。她提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包括依法的政治参与行为和有秩序的政治参与行为两部分,包含有秩序的、理性的、自主的、适度的四个基本特征。王维国也认为,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政治参与主体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有秩序地参与政治”。他认为有序政治参与中的“有序”就是建立和遵守法制,包含合法化、理性化、程序化三个基本特征。“有序”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限度问题,参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要与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性,不能对现行政治秩序形成太大的冲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二 文献梳理与综述评介
三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妇女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渊源
一 西方政治参与理论溯源
二 本书核心概念廓清
三 社会性别理论与妇女政治参与

第三章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
一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
二 改革开放前妇女“动员型”政治参与的回顾与检视
三 改革开放后妇女“自主型”政治参与的绩效检索
四 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特色路径、挑战及创新

第四章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一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参与缺失的客观因素分析
二 自身素质状况是制约妇女政治参与的瓶颈
三 提高我国妇女政治参与水平的对策思考

第五章 社会转型视野下我国妇女有序政治参与路径探索
一 转型期我国妇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状况
二 我国妇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三 引导妇女走向制度化和有序的政治参与

第六章 探索和构建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 国际性别平等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二 我国现有的妇女政治参与指标体系及其分类
三 构建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