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综述
本部分主要从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过度教育的原因和过度教育的测定方法三个方面展开文献介绍,最后对现阶段中国过度教育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
(一)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
过度教育的概念有多种,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描述。从微观上来看,如果个人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其所从事的职业对于员工教育水平的要求,那么就属于过度教育;从宏观上来看,如果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存量超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就属于过度教育。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如果个人拥有的人力资本超过实际工作所需的人力资本,那么就是过度教育,否则便是教育不足或教育适度”(盛世明,2007)。莱文认为过度教育有以下表现:“一是接受过同等教育水平的人,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以前下降了;二是受过教育的人未能实现其对事业成就之期望;三是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要求,这些技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赵修渝和白韶红,2006)。可见,学者们从教育水平、人力资本、技能、期望等多方面来衡量过度教育的存在与否。
(二)过度教育的原因
关于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解释,主要有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依附理论、技术变迁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过度教育者实际上存在人力资本不足,所以用更高的受教育年限或程度来弥补其他方面人力资本的缺陷。个人的教育与劳动者参加工作时所接受的培训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教育不足的劳动者通过接受培训积累工作经验与过度教育的劳动者是等价的。这种理论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增加个人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相同的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劳动生产率是相同的,并不存在长期的过度教育现象。
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学历信息可以向企业发出一种信号,在劳动力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学历信息间接地了解到劳动者的生产率信息。在教育考试制度失灵的情况下,逆向选择就可能出现,能力低的人往往会选择延长受教育年限,希望额外的教育投入能够提高自身在寻找工作中的竞争力,这样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往往会超过工作需要的水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