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及案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18739
  • 作      者:
    陈艳梅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陈艳梅著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及案例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和自然保护理念发展变迁,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进行重新认识。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维护着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和经济社会服务,便于实现其生态辐射效应。基于上述理论研究,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新体系。利用野外试验数据、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评估了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分析了呼伦贝尔市域内自然保护区的区域效应,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及案例研究》:
  与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相比,草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价值评估研究成果较少。郭新春等(2005)参照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估算了腰井子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结果表明腰井子保护区草原生态系统年服务价值可达26.42亿元。金良(2008)、周树林等(2009)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测算了研究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或草原类型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本。金良在其博士论文中评估了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得出了研究区1987年、2000年和2005年的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分别为64.46亿元、46.83亿元和60.52亿元,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是研究区直接使用价值的近16倍,草地类型的服务价值是非草地类型的17倍。
  近年来,也有研究人员对不同的内陆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研究。郝运等(2004)对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效益价值进行评估,包括功能效益价值、用途价值和属性价值,得出该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效益价值为47.84亿元/a;王洪禄和王秋兵(2006)利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等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发为稻田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人为干扰降低了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另外,尹连庆和解莉(2007)、白雪等(2008)、杨成玉(2008)、翟水晶等(2008)等分别对衡水湖湿地、三江平原湿地、莫莫格湿地、江苏泗洪洪泽湖湿地等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测算。张淑花和张雪萍(2010)结合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了明显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89年的7.51165×109元下降为2006年的7.26979×109元,年均损失1.423×107元。
  ……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背景
1.2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意义
1.3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和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的提出
1.3.2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和内涵
1.3.3 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1.3.4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实践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评述
1.4.1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概念与研究进展
1.4.2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法
1.4.3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评述

2 自然保护区发展及对其价值的再认识
2.1 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2.1.1 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2.1.2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
2.1.3 中国自然保护区存在主要问题
2.2 自然保护区发展理念变迁
2.2.1 自然保护区内涵
2.2.2 自然保护区发展理念变迁
2.3 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再认识
2.3.1 生物多样性保护
2.3.2 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服务
2.3.3 自然保护区经济社会服务
2.3.4 自然保护区生态辐射效应

3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体系
3.1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与方法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成
3.1.3 生物多样性保护
3.1.4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
3.1.5 经济社会服务
3.1.6 区域生态辐射效应
3.1.7 像元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动态趋势研究方法
3.2 资料收集及处理
3.2.1 气象数据
3.2.2 基础地理数据
3.2.3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2.4 TM遥感影像
3.2.5 MODIS遥感影像
3.3 植被覆盖度和NPP的估算模型研究
3.3.1 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
3.3.2 植被覆盖度估算模型
3.3.3 生物量估算模型

4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
4.1 辉河自然保护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社会经济概况
4.2 生物多样性保护
4.2.1 辉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评估
4.2.2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4.3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
4.3.1 涵养水源
4.3.2 保持土壤
4.3.3 固碳释氧
4.4 经济社会服务
4.4.1 物质生产
4.4.2 生态旅游
4.4.3 科学教育
4.4.4 文化多样性传承分析
4.5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4.5.1 辉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构成
4.5.2 辉河自然保护区各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及动态趋势
4.6 辉河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背景分析
4.6.1 气候的暖干化趋势起主导作用
4.6.2 人文因素干扰加速了生态系统服务退化

5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区域效应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5.1.2 研究区内自然保护区概况
5.1.3 研究区内经济社会概况
5.2 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的区域效应
5.2.1 呼伦贝尔生态系统功能区位分析
5.2.2 呼伦贝尔防风固沙重要区和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物质量评价
5.2.3 呼伦贝尔涵养水源重要区和自然保护区涵养水源物质量评价
5.2.4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防风固沙的区域生态辐射效应
5.2.5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涵养水源的区域生态辐射效应
5.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和文化多样性传承的区域效应
5.3.1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关系
5.3.2 呼伦贝尔自然保护区与文化多样性关系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6.1 转变自然保护区发展理念
6.2 增加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
6.3 创新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6.4 改进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