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立体农业模式的建构
(一)立体农业模式的建构原则
要想建构合乎实际的立体农业的模式,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立体农业模式的有效建构,必须因地制宜。这是根据农业空间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因而也是构建立体思维的起点与要求。不同区域的农业资源区域性差异很大,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既有宜农的耕地,又有宜林、宜牧的山场草原,还有宜渔的广阔水域等。因此,在不同的地域上建立立体农业,必须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各地特点的立体农业模式。
2.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实用性指立体农业模式的建构必须与当前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管理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即符合本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等诸多要素的实际。而先进性则是在建构这种立体农业模式的过程中,要引进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最新的管理手段,使之能够反映当今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立体农业模式既具有便于实施的可操作性,又对其他区域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3.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原则传统技术是指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然有效的立体农业的方法与技术,如古代留下来的间作套种方法、桑基鱼塘技术等。而现代技术指的是引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而使之转化成为最先进的现代农业的技术与方法。如利用计算机控制和改造农业生物,产生新物种,创新食物链工程等。通过科学设计、合理配置,可以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两者有效结合,可以收到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的作用。
(二)立体农业模式的建构要素
进行立体农业的建构,需要考虑农业生物、劳动力、环境空间、生产技术等要素,建立合理、经济和实效的立体农业模式。
1.农业生物
农业生物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因素的劳动对象。根据农业生物的营养特征,以及它们各自在生态系统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生物可以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
2.劳动力
劳动力因素是立体农业中主要矛盾的另一个方面。劳动力是指农业生产的组织者、经营者。其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水域等将农业生物布局到农业的土地或水体上。
3.环境空间环境空间是指与农业生物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两方面的内容。生物环境指农业生物周围的植被、杂草、昆虫、病害等,它们与农业生物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捕食者和竞争者。非生物环境指太阳辐射、气候、土壤、水等条件,它们为农业生物的生长提供空间、能量和物质。对于立体农业而言,环境空间主要指由无机环境中的土壤而形成的自然或人工构成的地形,如平原丘陵、山区、水体以及以这些地形、水体为基础而向上向下延伸的部分。农业环境空间是构成立体农业的核心要素。
4.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是立体农业得以建构与运转的基础与保证。比如,推行多熟制立体农业的发展措施,必须有与之配套的、先进的作物多熟种植技术等。因此,科技进步可以促使人们自觉利用农业的立体环境,改变生物的生长环境,迅速提高生物生产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