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良田工程建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788544
  • 作      者:
    郧文聚主编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良田建设意义重大,国家有关部门也已做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部署。我们必须认识到,良田建设是全社会和各部门的共同责任,需要高层高度关注、基层做好统筹、群众有效参与,需要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一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按照国家监管、省级负总责的要求,建立起职责明确、各有侧重、上下联动、监管和实施有力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各计成效”的原则,聚合相关涉地涉农资金,集中投入土地整治特别是良田建设,充分发挥资金集中使用的综合效益。三是加强高效利用和科学管护。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标准管护、高标准利用”要求,积极探索管护工作模式,落实建后管护补助资金,组织开展后续地力培肥和农业产业发展工作,切实发挥良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基础平台作用。四是大力推进公众参与。坚持走“群众自愿、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的群众路线,切实维护项目区域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把良田建设办成真正的“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五是统筹考虑土地整治、增产增收和土地流转问题。着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村深化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出发,大力推进土地平整工程、着力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切实做好土地权属调整,让良田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2.建立整体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机制
  农用地分等工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了成果的数字化,因为基础图件的空间数学基础框架尚不统一,建立整体数据库的条件还不成熟。2013年分等成果的补充完善工作采用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底图进行,空间数学基础框架已经统一,已经具备了建立整体数据库的条件,但目前数据的组织仍然是分散式(分县、分省)的数据库形式,当要查询跨省、市、县的耕地质量(如三峡耕地培肥重大工程)的汇总数据和分布情况时,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数据处理才能完成,实时查询也是不可能的,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共享使用。所以,农用地质量数据必须做到集中化管理,建立整体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根据用户级别限制其对数据库的操作权限,而不必花费时间对数据进行拷贝处理等操作。
  另外,数据在硬件之间的拷贝对于数据安全及保密也是一大隐患,若拷贝数据的移动硬盘损坏,造成数据丢失或外泄,这也是分散式数据管理所不能避免的。所以,在数据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同时考虑相关的数据安全和保密机制的制定,在此前提下,整体数据库的建立才更有利于数据的共享使用。
  3.组建数据存储与处理的软硬件环境,满足大数据量存储与高性能处理
  建立全国的整体数据,并且每年进行年度变更和年度监测的数据更新,将面对非常大的数据量,若要实现多年的全国数据的有效安全存储和处理,前提在于有足够的硬件设备和基础软件存储和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满足实时查询和快速数据分析等需要。
  4.研发专用系列软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更新工作按时完成
  由于数据量巨大和数据更新时间频率高等现实问题,由人工或某一环节的软件完成农用地质量更新数据的核查、汇总、统计分析等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研发专用系列软件协同工作,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更新工作按时完成。
  三、农用地质量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与条件
  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是建设资金和人才队伍。信息化的建设由于场地、软硬件等方面的提升需要,需投人大量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建设和未来的维护管理;而人才队伍也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部分,不仅数据库的构建与维护需要专门人才,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对软件系统的使用也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今后数据应用的有法可依。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良田工程的科技基础
第一节 对坚守耕地红线的再认识
第二节 大都市区土地整治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
第三节 农用地质量基础数据管理、更新与应用信息化建设
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界限和作物产量潜力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农村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二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因素与过程
第一节 农田土壤质量及其要素空间变异研究进展
第二节 现行农村土地政策视野下的国家与农民关系变化初探
第三节 县域土壤质量评价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第四节 新型现代农业区建设与城乡一体化

第三章 良田工程的多功能诊断与评价
第一节 暗管改碱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
第二节 高标准农田建设理论技术体系探讨
第三节 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
第四节 我国中北部农区树种结构变化及其生态影响初探

第四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调查与监测
第一节 高标准基本农田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构想
第二节 耕地质量监测布样方法研究进展
第三节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第四节 耕地质量野外调查系统开发和应用——以达拉行旗为例
第五节 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网络构建初探
第六节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线状农田基础设施提取

第五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与产能提升
第一节 服务于耕地保护的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研究
第二节 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研究
第三节 土地整治工作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第四节 对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思考
第五节 土地复垦发展与趋势研究

第六章 良田工程的质量保护与管理
第一节 构建耕地质量等级考核的技术支撑体系
第二节 土地整治应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
第三节 我国土地整治规划体系构建与“十三五”时期重点展望
第四节 加快转变土地整治重数量、轻质量、忽视生态的传统观念——德国
土地整理的启示
第五节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进展与探讨

第七章 良田工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第一节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发展规划
第二节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耕地保护科学与技术”科普基地介绍

附录1 良田建设是富民安邦的基础——访全国人大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杨邦杰
附录2 加快良田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