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管理,正在悄悄毁掉你的公司》:
一家大型运动器材生产厂家的老板曾打电话向我咨询一个管理难题:上个月我跟公司总管交代,本月的销售额要达到300万一总管立即将这个指标下达到了销售部、采购部和生产部,并且也跟这三个部门的主管交代,全厂各个部门一定要相互协调好,共同来完成这个任务。为了督促他们达成目标,我告诉他们我会随时来检查结果。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然而,到中旬的时候,问题出现了,销售部门没有产品,采购部门原料不足,而生产部门又因为原料不足而无法生产。也就是说,半年过去了,任务没完成多少。于是,我就将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起来,想找出原因,但是结果却一无所获。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把矛头指向了采购部门,认为责任是他们的:如果能够及时供应原料,生产部门就能正常生产,销售部门也不会因缺乏产品而无法销售。而采购部门的负责人则是一脸委屈地说是因为财务部门的资金未能够及时到位,才导致采购部门无法供应。采购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部门的主管们各说各的理,于是我在想,对于这个结果,究竟谁该负责呢?
现实中,很多企业主或管理者可能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绕了一大圈,大家都挺委屈,貌似都没责任,那究竟是谁出了问题呢?当然是管理出了问题。
从表面上看,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应该是管理太过松散的结果,实际上,这是“过度管理”所导致的。
什么是“过度管理”?通俗来讲,就是管得太多了,即指制度过于复杂,组织结构太过繁杂,沟通流程太过冗长,过于强调精细化和标准化,对员工太过苛刻。这些问题,在中小公司中最为常见,比如制度形式大于内容,管理流程繁杂且冗长,会议多且质量差,领导对下属不信任,不懂得放权……实际上,与松散、宽容式管理甚至无管理相比,过度管理则显得更为可怕。因为现代社会是注重效率和创造力的,而过度管理则将公司内部的效率与人员的创造力全部扼杀掉,这对公司来讲,无异于慢性自杀。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可以让企业摆脱成本经营和价值竞争的困境,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长远竞争力。当然,要想使企业将目光长远地瞄准客户与市场需求,就必须激发内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每个人都直面客户,为客户创造出价值。”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也讲道:“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引擎,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要转化管理观念,实现企业平台化、管理无领导化、员工创客化。这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内部每个员工的创造性,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雷军也说:“在科技时代,高效是企业的生命。另外,要让客户满意,本质上就是要提高效率,就是要用互联网的技术、人才、方法论、思维,包括更大的投入,来提升效率,用效率的提升来降低最后的售价,提高用户的体验,使用户感受到更好的性价比。”……以上这些商业大佬们的话再一次印证了:客户和创新是未来企业制胜的关键所在,而要抓住客户,要想实现创新,就必须要有企业内部较为开放的管理为支撑。而“过度管理”则使管理变得更为封闭,只会将企业推向最终的死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