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美德与现代国家: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
城邦中的公民要成为“好公民”,就必须全心全意且充满效率地在公共事务中为共同体服务,他们要对共同体有共同的认识,并以共同的行为实现共同体的最高善。好公民显然不是天生的,而是城邦公共教育的结果。亚里士多德把正当的教育置于政治体系的中心,让公民在公共教育中被训练,既学会治理,又学会服从。公共教育应该由共同体组织实施,因为“整个城邦有着唯一的目的,那么很明显对所有的公民应实施同一种教育。对教育的关心是全邦共同的责任,而不是私人的事情——今天的情况则是各人关心各自的子女,各人按自己认可的准则施教。然而对于共同的事情应该实施共同的教育……对每一部分的关心应当同对整体的关心符合一致”。只有共同体能够负责任地确立共同的目标,并引导公民为之奋斗。为此,亚里士多德十分推崇斯巴达在教育提供方面的积极作为,但他并不同意斯巴达的公共教育方式。他认为,实施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与教育本身一样重要,而斯巴达仅仅通过艰苦的训练进行公民的体格教育和军事训练,忽略了应有的教诲,其结果是造就了大量“低贱的工匠”。亚里士多德强调,好公民的道德品质只有凭借美学教育所具有的品格影响力才能获得并保持。在此之外,共同体内的戏剧、体育、宗教庆典、服兵役以及城邦与城邦之间的战争等公共事务也是进行公民教育的有力途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