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理论与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40411
  • 作      者:
    魏婕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后,中国依托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实行了符合市场原则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从而迎来了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不断的高速增长固然令人欢欣鼓舞,但在繁荣的背后,在经济方面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因素——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开始显现并被学术界关注。经济失衡造成的资源错配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当追求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旋律时,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特征、原因和机制的探究,即为繁荣增长下的中国经济进行断病,通过辨识“病灶”以寻求“对症之药”成为本书的逻辑初衷与根源。

展开
作者简介

  魏婕,女,1986年1月生,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数理经济与统计系教师,经济学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近年来,围绕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撰写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经济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与教材及专著编写十余部,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理论与实证分析》通过构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分析框架尝试对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各个层次——供给、 需求以及供需结构失衡进行解读,不仅考察并测度了中国目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同时还系统分析了宏观经济供给结构中的技术供给结构失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和需求结构中的内需结构失衡、内外需结构失衡,以及宏观经济中供需结构失衡的逻辑及机制。目的在于对中国目前宏观经济存在的各种失衡进行厘清,从而为探索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基本路径提供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

展开
目录
1 导论 1
1.1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4
1.2.1 研究思路 4
1.2.2 研究方法 4
1.3研究内容与框架 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框架 7
1.4 论文创新之处 8
2 文献述评 10
2.1 经济结构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0
2.2 有关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研究 11
2.2.1 早期有关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研究 11
2.2.2 新时期有关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研究 13
2.3 国内外研究对本文研究的视角的启示 18
3 转轨经济体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理论逻辑 20
3.1 宏观经济失衡的一般表现和基本逻辑 20
3.2 转轨经济体宏观经济失衡的特殊性 21
3.2.1 转轨经济体宏观经济失衡的制约因素 21
3.2.2 转轨经济体从宏观经济失衡上升到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机制 24
4 转轨经济体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逻辑框架 29
4.1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基本逻辑 29
4.1.1发展阶段转换:低端锁定的桎梏 29
4.1.2 市场短板:发展机制未内生于市场 32
4.2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分析框架 34
5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现状及态势评价 37
5.1文献综述 37
5.2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38
5.2.1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维度确定 38
5.2.2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选择和指标体系构建 39
5.3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测度的指标界定及数据处理 40
5.3.1 宏观经济结构失衡测度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40
5.3.2 数据选择以及处理 42
5.4 中国1991-2011年宏观经济失衡的测度方法及结果 44
5.4.1 中国1991-2011年宏观经济失衡的趋势 44
5.4.2 中国1991-2011年宏观经济失衡的状态 46
5.5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现状的基本判断 50
5.5.1 中国宏观经济供给结构失衡的基本判断 50
5.5.2 中国宏观经济需求结构失衡的基本判断 51
6 供给结构失衡I:技术供给方式、动态演进与中国技术供给结构失衡 54
6.1 文献综述 54
6.2 中国技术供给失衡的动态逻辑机理 55
6.2.1 技术供给方式的选择:自主创新或是模仿创新 55
5.2.2 中国技术结构供给均衡的状态 57
6.2.3 中国技术结构供给的失衡表现及逻辑 59
6.3 实证分析 62
6.3.1 变量定义及数据选取 62
6.3.2 检验模型 63
6.3.3 面板门限估计结果 64
6.3.4 稳健性检验 65
6.4 实现中国技术供给结构平衡的政策选择 67
7 供给结构失衡II:晋升激励、外部性与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68
7.1 文献综述 68
7.2 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的状态及特征 70
7.2.1 教育供给结构 70
7.2.2 医疗供给结构 71
7.2.3 社会保障供给结构 73
7.3 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基本逻辑 74
7.4 实证检验 77
7.4.1 数据与变量定义 77
7.4.2 检验模型 78
7.4.3 估计结果及解释 79
7.4.4 稳健性检验 81
7.5实现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平衡的政策选择 82
8 需求结构失衡I:双重结构扭曲下的中国内需结构失衡 84
8.1 文献综述 84
8.2 中国内需结构失衡的基本特征 86
8.2.1中国投资消费结构演变规律 86
8.2.2 中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合意区间界定 89
8.2.3 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调的显著特点 90
8.3 中国内需结构失衡的基本逻辑 92
8.4 实证检验 95
8.4.1 变量定义及数据选取 95
8.4.2 检验模型及方法 98
8.4.3 估计结果及解释 98
8.4.4 稳健性检验 102
8.5 实现中国内需结构平衡的政策选择 104
9 需求结构失衡II:阶段适宜性、机制阻滞与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 106
9.1 文献综述 106
9.2 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的现状及特征 107
9.2.1 从纵向看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的现状 107
9.2.2 从横向看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的现状 108
9.3 中国内外需结构失衡的基本逻辑 111
9.3.1 出口导向战略中国发展阶段与要素禀赋的必然选择 111
9.3.2 发展阶段跃升后中国贸易平衡内生机制出现阻滞 112
9.4 实证检验 114
9.4.1 变量定义和模型设定 114
9.4.2 单位根检验 115
9.4.3 协整分析 115
9.4.4 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 117
9.5实现中国内外需结构平衡的政策选择 118
10 供需结构失衡:产业升级约束、产能过剩与中国供需结构失衡 120
10.1 文献综述 120
10.2 中国产能过剩状态及特征分析 122
10.2.1 中国产能过剩测算方法选取 122
10.2.2 相关指标处理 124
10.2.3 产能过剩行业的判断 125
10.3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逻辑机制分析 129
10.3.1 理论猜想 129
10.3.2 实证检验 132
10.4 实现中国供需结构平衡的政策选择 134
11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路径选择 136
11.1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失衡与“中等收入陷阱” 136
11.2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对策建议 137
11.2.1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基本思路:谋求新的红利空间 137
11.2.2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从失衡走向平衡的长期战略选择 138
12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 146
12.1 主要结论 146
12.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48
参考文献 14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