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元三维”正义论:南希·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56286
  • 作      者:
    贺羡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一元三维”正义论:南希 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研究》立足于原著,对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英美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南希·弗雷泽的“一元三维”正义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剖析,并将其放在当代哲学语境下,考察她与哈贝马斯、霍耐特、艾里斯·扬、查尔斯·泰勒的论争、与罗尔斯、诺齐克等人的观点异同,阐释她的思想渊源和发展脉络。弗雷泽的正义理论旨在指导当前的社会进步运动,整合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的解放因素来推动社会变革。它是一种具有多元视角的理论,结合了批判理论、女性主义与解构主义等思潮,这在全球资本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时代为分析政治和道德困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框架,也极大地推动了批判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和正义理论的发展。作者指出,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即从“再分配”和“承认”的二元正义观到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的三维正义观,这三个维度分别代表了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中的正义诉求,参与平等原则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因此它可以作为当代正义理论和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元三维”正义论:南希·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研究》:
  第二章主要介绍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基本架构。弗雷泽的正义理论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从再分配和承认的二元正义到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的三维正义。弗雷泽为了复兴批判理论,既关注理论家的辩论,又关注政治主体的实践,构思新的正义理论范式,以期为批判理论寻找新的规范基础。她在研究再分配和承认问题之后,意识到政治层面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正义的“元问题”,决定了再分配和承认斗争的范围和程序,因此把政治维度引入其正义理论中,成为正义的第三个维度。弗雷泽认为只有以参与平等原则为核心的“一元三维”正义理论才能为各种正义诉求提供规范基础。参与平等原则为在不同的维度中评判正义诉求提供了规范标准,减少了各种正义诉求之间的张力和冲突,降低了为纠正不正义所付出的代价,并为遭受不正义群体的联合提供了规范指导。要使所有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至少需要三个条件,即客观条件、互主体条件和程序条件,这是就参与平等作为一种结果概念而言的;参与平等也可以作为一种过程概念,旨在保证所有人在决策程序中享有平等的发言权,保证协商结果的公正。
  第三章主要论述弗雷泽正义理论的经济维度,即再分配正义。首先对再分配政策的历史进行梳理,再分配是指非市场因素导致的收入变化,其标准通常是按需要或某种身份进行分配,其目标是纠正初次分配造成的贫富差距。虽然随着承认斗争等新型社会运动的出现'再分配诉求的显著性已不像以往那样强烈了,但在现实中它对人们的生活和正义的实现仍然具有重大影响,仍然占据社会正义实践的核心。严格意义上的再分配斗争在资本主义出现以后才产生,确切地说是在工人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这时出现了一种“双向运动”:一方面是扩展市场范围的自由放任运动,目的是建立自我规范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反向的保护’陛运动,对市场体系进行制约。此后,以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利益团体就是沿着这种双向运动、围绕再分配问题展开斗争的。其次介绍三种主要的再分配正义规范取向,即平等主义、权利至上和需要原则。平等主义的代表是罗尔斯,权利至上以诺齐克为代表,弗雷泽则主张需要原则,她认为,后期资本主义阶段存在三种主要的需要话语:“对抗性”话语、。再私有化”话语和“专家”话语。弗雷泽试图结合不同的话语,创造一种新的、范围更广的综合公众。
  第四章主要阐述弗雷泽正义理论的文化维度,即承认正义。20世纪60、70年代以后,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逐渐成为社会运动的主导力量。新社会运动扩展了正义的边界,把承认维度纳入到正义的经济理解中。最典型的承认斗争是弱势群体的“身份政治”或“认同政治”,包括多元文化主义、解放策略和新社会运动的议会外活动者的承认斗争。为了回应新的社会运动,承认概念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用于地位和差异斗争的概念化,以此承认群体差异、消除压迫。在应该对差异进行肯定还是予以消解的问题上,承认政治内部分化出两个阵营:文化多元主义和解构主义。前者对先前被污蔑的身份进行自我确认,即所谓的“身份模式”;后一阵营的目标是平等参与,主张所有人都可以作为平等主体参与社会互动,对身份差异采取解构态度,这是所谓的“地位模式”。
  ……
展开
目录
如何理解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代总序)
导论

第一章 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哈贝马斯对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影响
一、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领域的建构因素
二、民族国家与后民族国家
三、跨国公共领域的基本构想
第二节 查尔斯·泰勒对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影响
一、认同、身份与承认
二、美好生活与本真性
三、平等尊重政治与差异政治
第三节 艾里斯-扬对弗雷泽正义理论的影响
一、正义的方法论
二、压迫的五种形式
三、差异与承认的悖论

第二章 弗雷泽正义理论的架构
第一节 弗雷泽正义理论的雏形
一、弗雷泽的二元正义观
二、代表权正义的建构
第二节 弗雷泽正义框架的完善
一、三维正义范式
二、参与平等原则

第三章 再分配正义:弗雷泽正义理论的经济维度
第一节 再分配政策的流变
第二节 再分配正义的规范取向
一、平等主义分配取向
二、权利本位取向
三、需要原则与需要诠释政治

第四章 承认正义:弗雷泽正义理论的文化维度
第一节 弗雷泽与霍耐特关于承认问题的论争
一、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二、弗雷泽与霍耐特的规范分歧
第二节 再分配与承认的关系
一、作为民间范式的再分配与承认
二、作为哲学术语的再分配与承认
三、再分配与承认在政治上的整合

第五章 代表权正义:弗雷泽正义理论的政治维度
第一节 错误架构:对元政治批判的反思
一、弗雷泽对非常规正义理论的构建
二、普通政治与架构政治的反思性
第二节 政治架构原则:作为实质规范批判的识别
一、三种现有的政治架构原则
二、弗雷泽的所有从属者原则

第六章 参与式民主正义构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