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发展全景纪实系列大漠》:
虽然两国领导人都意识到原子弹、导弹技术对未来世界格局的影响,但不同的思维方式却使两个最高指挥部发出了截然不同的指令。苏联要求一线部队尽量缴获更多的V-2导弹。当苏联红军抢先一步找到位于柏林郊外的V-2导弹生产基地时,面对500余枚无人看守的导弹欣喜若狂,组织大量人力将导弹运回苏联。晚到一步的美国人并没有和苏联红军争执,而是按照白宫的暗中授命,全力搜索被称为V-2导弹之父的冯·布劳恩和有关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当苏联人为一大堆不敢碰也不敢拆的铁疙瘩发愁时,由一名将军负责的美军特殊分队——“阿尔索斯”突击队,已经赶到100公里外的巴伐利亚地区,在一座农舍中俘获了正在躲藏的德国一流导弹专家冯·布劳恩和130多名导弹高级设计人员,并将这些人连夜秘密押送回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同时,美军不惜重兵做掩护,到处搜寻德国负责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海森堡。不久,又派出2000多架次飞机,匆匆忙忙接走了其他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些科研人员一到美国,美国政府并没有把他们分割开来,而是相对集中在几个海滨城市,并给予优厚的待遇。
1945年7月16日凌晨5时29分45秒,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的一片沙漠里,忽然亮起一团不同寻常的耀眼强光,继而传来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天空冉冉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爆炸产生了上千万度高温、数百亿个大气压,发出的强光经久不绝,令人目眩,照亮了每一座丘陵、每一道沟谷和附近的每一道山脊,显得那么清晰和美丽,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那一刻,好像有人用开关打开了太阳,骤然照亮了整个世界。
蘑菇云下,一座30多米高的铁塔很快熔化为气体,沙石也熔为坑坑洼洼的黄绿色玻璃体,周围2公里内的所有动物全部死亡…… 这是世界上首次进行的原子弹爆炸试验。
其实,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拥有这项高新技术武器的应该是纳粹德国。自1938年奥拓·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发现核裂变现象后,德国就一直着手“核计划”的研究。1941年冬天,希特勒看了原子弹的开发报告和经费预算后,认为研制原子弹太过艰难,耗费巨大,得不偿失,就把研制火箭武器放在首要地位,把赌注完全押在闪电战上,认为战争会很快结束。仅从1937年至1940年,研发大型火箭就花费了5.5亿马克,而投入原子弹上的研究经费据测算还不到220万美元。由于德国的原子弹研究一直处于经费缺乏的窘境,致使所谓的“核计划”只能分散进行,涉及的大约50到100名的科学家分散在全国各地,不同的研究小组之间沟通困难。即便如此,1942年德国人还是攻克了一些制造原子弹的最主要的概念性问题,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中,随着强敌的步步逼近,科学家们还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技术进步。在德国西南部一个废弃的啤酒窖中,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匆忙组装的反应堆原型,实现了制造原子弹的关键一步。希特勒的科学家们甚至测试了一种核武器…种在今天可能会被称之为“脏弹”的装置,并拟订了世界上最早的微型核弹研制计划。如果不是希特勒的预测错误,当时的纳粹德国就可能率先造出原子弹,战争的命运和胜负很可能被改写。
而美国在这一点上却看得比较长远。早在罗斯福执政时期,在纳粹德国受到迫害的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到美国定居后,曾写信给总统罗斯福,详细说明了原子弹的重要性,建议美国集中人力物力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周密思考,罗斯福认识到:在原子弹的试制方面,美国必须走在德国前面,谁首先制成原子弹,谁就可能控制战争的结局。他预测不久的将来,原子弹必在战争和外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影响到战后的世界格局。最终,罗斯福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