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27794
  • 作      者:
    胡金旺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佛道思想与苏轼哲学体系的关系在于其解脱观与内丹修炼对于祛除内心杂念的作用,这种内心的净化能立即使得本体(本心)显现出来。苏轼以为这种佛道式的修炼对于我们悟道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然而,苏轼虽然借用了佛道的方式来悟道,但是所悟之道又并非是佛道之道。王安石早期的学术足迹出入诸子百家及佛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学术再创造,开启了宋代学术非性命道德之学不谈的新潮流,初步勾勒出了儒家自己的内圣之学,此时期的学术特征即是援佛道以入儒。变法期间,王安石的学术兴趣转移到经学训释上来,而且其主要精力已经转向了政治,诠释经典的主要目的也是为现实政治服务,此时期是调和三教。对苏轼王安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他们在北宋学术中本来的学术地位与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
  我们可以看出程颐之义主要是就规范之理而言。程颐说道:“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礼也。不合礼则非理,岂得为嘉?非理安有亨乎?”“不合礼则非理”,可见理都是合乎礼的,这种意义上的理就是规范之理,与礼是同意的。但是理更偏重内容与根据,礼则偏重外在的形式与表现。我们的行为只有符合礼,依据理,才能亨通。亨通也是一种利,因此利是行为合乎礼、义与理的一种自然结果。
  从总体上看,虽然二程有时声称不排斥利,但是从其哲学体系来看有贬低利的倾向。二程有时干脆将义与利对立起来,说道:“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不独财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昨一事,须寻自家稳便处,皆利心也。圣人以义为利,义安处便为利。”(《遗书》卷一六)以上第一则引文中,程颐完全是将义利对立,从第二则引文也可以看出,程颐此处之利是指个人的私利之利。但是将个人私利与义对立,就否定了个人追求私利的正当性,没有反映出客观实际的情形,也不可能真正完全遵循。
  对程颐这种义利观我们要进行全面综合的理解。从其哲学体系来看,他的确有轻视事功与利的倾向,而过度抬高了伦理道德的作用与意义,以为伦理道德的修养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利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程颐不可能否定它,因此说了些肯定它的话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即使这样,他也是义在利先,以义制利。所以,学界对程颐的义利观的争论都是基于不同的层面所做的讨论,当然就难以形成一致的看法。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苏轼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苏轼与理学家在道本体上的分歧
第二节 苏轼哲学与其诗歌创作及人生态度的关系
第三节 从本体论看苏轼与程颐义利观的对立

第二章 苏轼的佛道思想
第一节 苏轼的哲学体系及其与佛道之关系
第二节 从《续养生论》看苏轼对儒释道的融摄
第三节 苏轼的修炼内功与行气、按摩、胎息等道教方术
第四节 苏轼采日月华功
第五节 是离铅坎汞还是离汞坎铅

第三章 王安石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字学:王安石学术嬗变的枢纽
第二节 王安石道本体之嬗变
第三节 从天命到命运:王安石命论之演进
第四节 论王安石《洪范传》的思想架构
第五节 王安石《洪范传》作年论辨
第六节 论二程与王安石在道本体上的对立

第四章 王安石的佛道思想
第一节 王安石学术嬗变及其与佛道关系之演进
第二节 从学术视角探析王安石的佛教观
第三节 王安石与道家道教
结论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及其与佛道关系之差异
附录 论牟宗三“即存有即活动”之要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