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研究 从审美批评到价值观视野》:
历史地看,“小资产阶级”原本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在20世纪本土语境中,它主要是一个政治学范畴,小资产阶级的摇摆性被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中的基本定性。在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的阶级分析中,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与其政治态度紧密相关。与之相对的文学话语,则具体概括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点:采用个人叙事、常人叙事、痛苦叙事;强调“为文艺而文艺”,追求文艺“形式主义”与人性论,审美趣味“灰暗感伤”,富有“小市民”情调。中国现代文学塑造了林林总总的小资产阶级形象,他们追求自我、引领潮流、情感细腻、举止优雅,但最后无不动摇与摇摆,沉溺于迷茫感伤的幻灭感之中。转到社会学分析,小资产阶级则呈现为四种面相:第一种来自马克思,小资产阶级为早期资本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既包括农民、手工业者,也包括小商业主;第二种来自米尔斯,小资产阶级等同于“旧中产阶级”,它在世界经济大萧条后快速衰退,让位于新中产阶级,即白领;第三种来自马克斯·韦伯,小资产阶级既非出卖劳动力,也无法控制市场,因而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不同,却分享共同的阶级命运;第四种来自黄宗智,新小资产阶级就是白领阶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下层办事人员,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商业服务人员中的少数新型高收入者,他们占从业人员的15%,再加上旧小资产阶级,则约占55%,由此认为“当今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一个以小资产阶级为主的社会”。从整体上看,上述社会学意义上的小资产阶级在外延上并不能与《中国国家形象片》中的成功人士相提并论,在内涵上也不等同于小资或“新小资”。看起来,政治经济学范畴、文学艺术范畴、社会学范畴的小资产阶级与当代“新小资”并不能等同。
严格说来,当代“新小资”是“后革命时代”的产物。事实上,本土语境中的小资产阶级既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的,也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与文化的,也就是说,所谓政治摇摆性,经济非独立性,文化形象的柔弱、苍白、忧郁等都不能单独完满地描述小资产阶级,而毋宁说它是政治—经济—文化统一体。当代“新小资”则在继承了这一家族类似,又通过内在话语生产机制赋予其新内涵,其核心可归结为“去阶级”与表达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