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金融监督夹缝
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应该说是滞后的,人们希望移动互联网金融能够规范起来,保险起来,让人们放心理财,由此构成了监管的夹缝。
对于移动互联网金融监管认识的夹缝。随着2014年底移动互联网金融理财问题的出现,对移动互联网议论一直不断:“全靠包装”有之,“高投入高收入”有之,“忽悠你没商量”有之,“低风险不等于无风险”有之,“想钓大鱼?换个鱼池吧”有之,“心眼还得留一个”有之,“高收益都是凑出来的”有之,“P2P‘保本’存在风险”等,可谓五花八门。大揭移动互联网金融的“机密”参见容维:《当金融遇上了互联网》,《读者》2014年第6期。,由此得出,对移动互联网金融需要监管,构成了监管认识的夹缝。2014年,移动互联网的热点是O2O,就是从线上到线下(OnlineToOffline)。“红包大战”“全民打车”,互联网公司用实际行动让人们真切感受到O2O的威力。因此,也有人把2014年称为“移动支付元年”。而O2O竞争的核心焦点,就是移动支付。所有线上的手机应用,如果不能在线下找到变现出口,落地难度就比较大。有专家分析说,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于前者,“互联网思维”已经横扫世界;于后者,大概靠的就是“钱包的革命”。手机钱包一旦流行,移动支付变成日常消费习惯,O2O的“闭环”就打通了。从创新角度看,互联网企业一切以“快”为核心。可是在金融支付领域,恰恰要以“稳”为核心,用户对手机钱包,更在乎安全问题。也就是说,用手机代替传统的银行卡和现金,用于支付,必须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认证,纳入金融行业通用的监管条例。这些是基本功课,也是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移动支付行业新兴技术很多,NFC、HCE、二维码、声波、指纹识别等,单谈技术不存在好坏之分,它们都有各自擅长的场景和应用。但任何技术的应用场景都要照顾“两端”,商户和用户(简称B端和C端)。手机钱包就是连接两端的基础设备,参见杜兵:《移动支付更需“基础建设”》,《经济日报》2014年4月23日。需要中间的认证和监管;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学院副院长汤珂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服务将会越来越生活化。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银行,可以通过网贷将钱随时贷出去;或通过余额宝等把钱存过去,而不用太依赖大的金融机构。”一是通过网贷随时把钱贷出去,居民不需要太依赖金融机构;二是借助移动定位为客户送咖啡,互联网金融更需要技术创新;三是互联网金融监管不妨引入审计,不能碰乱集资、吸储和诈骗三条红线。互融宝风控总监孙靖建议投资者,要注重网贷平台借款信息和借款企业的真实性与透明度,以防止资金风险。参见李冲、徐建华:《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展望互联网金融与创新——“未来每个人都是一个银行”》,《扬子晚报》2014年10月27日。陆雨泉在《加强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无须因噎废食》一文中说,国内连续出现多起P2P互联网金融公司倒闭或卷款逃跑案例,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也令部分人对该行业发展产生疑虑。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和媒体甚至断言,我国互联网金融由于先天信用不足、监管标准缺失等原因,未来发展将十分困难,其实,不用这么担心。行业监管会加强监管,淘汰那些蓄意欺骗或者模式存在漏洞的公司。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还将日益深化,创新和监管都会与时俱进。参见陆雨泉:《加强监管对互联网金融无须因噎废食》,《经济日报》2014年6月25日。对移动互联网金融监管认识可谓五花八门,认识的夹缝也一样多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