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14416
  • 作      者:
    王大群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研究》对知识工作以及生产率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复杂系统、生产、生产率、效用函数等概念和相关理论,重新定义了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的概念、构建了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的概念模型。并且结合生产率测量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知识工作生产率的测量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测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商业发展与企业组织论丛: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研究》:
  任何知识工作都存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不同的知识工作对工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构成了知识工作的需求空间。记为需求空间D,D={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3.4智能空间
  智能也称智力,《韦氏大辞典》的定义是:“理解和各种适应性行为的能力”。《牛津词典》对此的定义是:“观察、学习、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智能是人的一种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功能,是人们运用以往积累的认知所得的知识和经验,以获得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利用以往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上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智能活动与感知、记忆、注意、思维等认知行为有密切联系。
  知识工作者的智能就是在现有的工作目标需求、工作认知环境约束前提下,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的思维功能,从而在满足约束条件下成功地达成工作目标的能力。
  什么不是智能?对于以下情况可以被认为是不完全的智能、智能不够或没有智能。
  (1)在给定工作目标和需求、工作认知环境约束和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如果不能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的思维功能解决问题达到工作目标。
  (2)所给定工作目标和需求、工作认知环境约束与预设的工作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因而不能成功实现工作目标时,不能恰当重新审视、调整约束条件和反思预设目标,不能调整认知过程来实现工作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提出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知识工作的定性研究
2.2知识工作测量研究
2.3知识工作生产率模型研究
2.4知识工作生产率模型研究总结
2.5问题总结

第三章 知识工作的总体定位
3.1知识工作是人类的生产活动
3.2知识工作是一个系统
3.3知识工作具有复杂性

第四章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知识工作模型研究
4.1WSR系统方法论
4.2知识工作的“客观世界—本体—物”维度子系统模型
4.3知识工作的“主观世界—认知—人”维度子系统模型
4.4知识工作的“计算世界—过程—事”维度子系统模型
4.5知识工作模型
4.6工作环境的约束
4.7知识工作系统中三个维度的协同
4.8用知识工作模型来解释体力工作

第五章 知识工作效用函数研究
5.1知识工作系统中功能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5.2知识工作系统中智能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5.3知识工作系统中效能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5.4知识工作系统总效用函数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5.5知识工作系统最优行为研究

第六章 知识工作生产率模型
6.1生产率和生产力
6.2知识工作的生产率和生产力
6.3知识工作生产率模型

第七章 知识工作生产率的测量
7.1知识工作函数
7.2知识工作集合
7.3知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的区别
7.4知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测量的工具——距离函数
7.5知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变化的测量

第八章 应用研究
8.1以C-D生产函数为工作函数的知识工作系统最优行为分析
8.2体力工作最优行为分析
8.3知识工作结构化程度与有序度、知识工作生产率的关系

第九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9.2研究结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9.3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工作及其生产率特征的描述
附录2 国内外文献中对知识工作定义及特性描述的关键词提取
附录3 基本概念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