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研究·探索·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463631
  • 作      者:
    谭仁杰,刘晓明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研究探索实践》汇编了江汉大学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理论和实践成果,旨在通过这种形式去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发现自身的不足和差距,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全书近25万字,分为理论探索、党团建设、队伍建设、管理服务创新、课堂教学、网络教育、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文献资料9个部分,内容包括了论文、案例、调研报告、活动方案等,尽可能反映学校德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面貌和特色。
展开
作者简介
  谭仁杰,男,博士,教授,现任江汉大学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会地方高校德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等。出版专著《婚姻经济学》、《中国个人收入分配态势分析与对策研究》等,主编、合著《市场经济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收入分配制度十人谈》等十多部,另出版有《谭仁杰书法集》等。先后主持教育部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委托课题、省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5项。两次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和武汉市科技进步奖。
  
  刘晓明,男,硕士,副教授,现任江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国伦理学会会员,湖北省书协高校分会副主席,武汉市书协会员,江汉大学书画协会会长,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以及高校学报编辑出版工作;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高校“两课”教材三部,著有《神光异彩》一书公开出版发行,主编和参编《学习探索升华》、《校园危机管理丛书之校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等,参与的《高校德育载体研究》课题获湖北省第六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二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研究·探索·实践》是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各高等学校和出版单位共同建立的德育成果交流出版平台,旨在总结中发[2004]十六号文件颁发以来,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成绩和经验,促进理论和实践成果的转化、交流和应用,切实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研究·探索·实践》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收录集结了一系列体现各学校工作进展和育人实效的理论创新、工作案例、特色经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实践育人等方面的成果。入选《研究·探索·实践》的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近年来各高校在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可喜成绩和宝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研究·探索·实践》: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一多层次体系,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
  最基本的层面,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是社会公民,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最优秀的群体,高校党组织首先应该从帮助大学生党员确立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着手,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之中,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示范作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二个层面,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既注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突出时代性;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又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伟业的力量源泉。
  在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强化数千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学生党员才有可能自发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只有把握改革与创新这个时代最强音,才能培养大学生党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培养勇于创新的学习和实践勇气,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队。
  第三个层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为之奋斗。这个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对每一个学生党员来说,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党性,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索篇
六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延安精神在大学文化创新中的当代价值
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以开放意识与和谐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探析
普通高校应建立操作性强的德育评估体系
“我是建设者”: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者的责任自觉
基于90后大学生思想动向的延安精神育人价值
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地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
80后与90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状况的比较研究

第二篇 党团建设篇
略论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
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创新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四型党支部”建设路径的思考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开创公寓党建新局面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研究

第三篇 队伍建设篇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
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建设
关于创新高校辅导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研究

第四篇 管理服务创新篇
工会之力当致力于教育教学服务
关于高校基层工会建设“职工之家”基本原则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反思
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其应对策略探讨

第五篇 课堂教学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探析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德育功能的几点思考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论的反思
关于“基础”课教学理念转变的思考

第六篇 网络教育篇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创新路径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问题探析
大学生网络诚信的缺失与调适
微时代的大学政治坚守与文化自觉
网络负面新闻的消极效应及德育矫正

第七篇 校园文化篇
新媒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关于高校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提升暑期社会实践效果途径和方法的探讨
着力加强三项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促进高校德育建设
基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模式下德育工作的研究
论诗教对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启示意义

第八篇 心理健康教育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的“积极”转移
高校社区的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
以学生公寓为中心的高校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朋辈心理辅导改善大学贫困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实践探索
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核心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成长快乐训练营”对改变大学生“网瘾”状况的实验研究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分析及其对健全人格培养的启示

第九篇 文献资料篇
中共江汉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意见
中共江汉大学委员会关于学校官方微博客运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汉大学关于实施“一年级工程”的指导意见
江汉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江汉大学学校办公室关于印发“三育人”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弘扬先进文化传承民族精华
典型引领感动校园打造品牌铸魂育人
精神化人人载精神
重引领强抓手求实效
经典浸润人生诵读彰显特色
夯实工作基础 突出专业优势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创新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引领学生共同发展
结合高校三大职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江汉大学学生行为守则
江大文明歌
江汉大学师生网络文明公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