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玄解到证悟:论中土佛理诗之发展演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104997
  • 作      者:
    张君梅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君梅,女,1972年12月生于山西省陵川县。中山大学哲学硕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博士后。曾任教于广东省惠州学院中文系,现供职于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主要从事中国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工作。在《文学遗产》、《世界宗教文化》、《文化遗产》、《宗教学研究》、《名作欣赏》、《佛学研究》、《普门学报》等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从玄解到证悟 论中土佛理诗之发展演变》通过对中土佛理诗从魏晋六朝到唐宋发展演变历程的考察,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佛理诗的类型与特征,并分析其创作的成败得失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中土佛教发展状况及本土诗歌传统对佛理诗创作的影响,从中寻绎宗教修持、人生境界与文学艺术创作的深层关系。认为:中土佛理诗导源于佛经偈颂,在东晋玄佛合流的背景中产生,*初以玄言诗的形式出现,后随玄言入于山水。唐宋禅诗是佛理诗的成熟形态,并且获得极高的艺术成就,禅诗的意境追求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道艺浑融的审美理想。禅诗所以高于玄言诗,关键在于禅诗之理乃由心地流出,是证悟的产物,是道进于技的结果,因而可以与物无碍,以优美的意象表现出来。玄言诗之理则由外而得,是知解的产物,终隔一层,不够亲切,故多以概念出之。前者“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后者如说他人梦境,恍惚疏离。指出:佛理诗在中国古代诗坛的出现和发展,一方面展示了中土佛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另方面也追随古典诗歌审美精神,开出文道变奏新境界。
  特别是在禅宗影响下产生的山水禅意诗实现了禅理与诗艺的浑融合一,创造了古典诗歌*高的艺术审美范式,催发了审美意境理论的诞生。
展开
精彩书摘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从玄解到证悟 论中土佛理诗之发展演变》:
  即心是佛,唯证乃知。禅宗倡言顿悟,然而如何顿悟呢?体会心的正觉是需要一番工夫的,如灵云的“三十年来寻剑客”,雪窦的“二十年来曾苦辛”,禅僧四处行脚参访,“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不下苦中苦,难得人上人,没有一番真参实悟的工夫,不可能实现顿悟的超越。诚如黄檗禅师所说:“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众生的心,都是妄想,是二元分别意识作用的结果,而真如之心则是超越妄想情识,不落有无对待的无分别之心。长沙景岑颂“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始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道出众生无始以来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就是认识神为主人,分别计著,无始无休。识神即心意识,识本义为了别,“对境觉智,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了了别知名为识。”心识对外境的了别生起作用形成认识,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了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外境形成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不断向外追逐,迷失了清净无染的本心,堕人生死烦恼之海。“瞥然一念邪思起,已属多生放逸因”,多生放逸、任性妄为只因这瞥然一念邪思。可见心意识是减损法财、灭除功德的罪魁祸首,泯除意识才能顿见真如,了脱生死,开显无分别佛智。故此《永嘉证道歌》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识。是以禅门了却心,顿人无生智见力。”
  回归自性、体悟本心正觉实际上就是回到分别意识之前的本然状态,所谓“父母未生前”、“混沌未分时”、“一沤未发时”、“空劫以前”、“威音那畔”等,都是指相对意识未生起的状态。因此顿悟自性必须剿绝意识情想,超越二元对待,不除妄想不求真如。六祖教导惠明日:“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得悟正是在屏息诸缘不生一念、超越善恶对待的当下识得孤明历历的本心。在禅宗看来,意识是妄想,只有断除妄想彻底无心,才能通达即心是佛,证见真如自性。张拙偈云“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一丝妄念不生,心境湛然澄明,顿现真如全体,犹如一波不起的湖面,水平如镜,天光云影,森罗万象,全体呈现,历历分明;六根才动,意识奔流,邪思妄念,追逐不休,如风起云涌,遮断晴空,波翻浪滚,搅混海水。无妄心而后真心现前,心与法界,共同一体,无挂无碍,智境双忘,脱体无依,然后得大解脱。达磨传心给二祖慧可时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六祖慧能因听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人真乘,故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心是道”是禅宗普遍认可的解脱之道,“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所以大凡禅师接机示法,无非为了剿绝学人的虚妄意识分别,令其达到无心之境。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佛教偈颂与中土佛理诗之产生
第一节  总扬大事因缘,共赞诸佛三昧
——偈颂之起源与功用
第二节  至理幽奥,妙会音声
——梵文偈颂之特质
第三节  佛法东流,诗玄际会
——中土佛理诗之产生

第二章  情理初会,诗道乖离(六朝)
第一节  东晋佛理玄言诗
第二节  南朝山水诗中的佛理
第三节  南朝的梵呗新声
小结

第三章  从早期的禅偈到王梵志、寒山诗的流行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的禅偈
第二节  王梵志诗中的禅观
第三节  寒山的诗

第四章  禅门诗歌偈颂
第一节  禅门诗歌偈颂发展概况(唐、宋)
第二节  禅门诗偈的内涵和表现(上)
第三节  禅门诗偈的内涵和表现(下)
小结

第五章  唐宋士林佛理禅诗
第一节  习禅是唐宋士大夫的生活常态
第二节  唐宋士大夫佛禅诗类型
第三节  禅机与境界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