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已逝去一百多年,虽然他们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伟人探求真理、追求幸福的心是和我们相通的。
书稿以马恩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以当代中国现实为立足点,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综合研究法,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和阐释了马恩家庭伦理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当代价值。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发多变,带来家庭结构、模式和家庭关系的重大变化,家庭矛盾复杂多样、家庭伦理缺失和家庭道德滑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系统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新型家庭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报告关于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精神,推进和谐文明家庭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家庭和家庭伦理的内涵
一、家庭
(一)家庭产生
(二)基本内涵
(三)本质特征
(四)道德传承
二、家庭伦理
(一)内涵
(二)特征与实质
(三)历史演进
(四)家庭伦理与社会伦理
(五)家庭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
一、历史背景
(一)家庭环境
(二)社会环境
(三)伦理环境
二、理论来源
(一)欧洲古代家庭伦理思想
(二)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家庭伦理思想
(三)欧洲近代的家庭伦理思想
三、形成过程
(一)萌芽阶段
(二)形成阶段
(三)丰富成熟阶段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家庭伦理基础论
(一)两种生产理论
(二)人的本质理论
(三)人的解放理论
二、家庭伦理本质论
(一)性爱、血缘是家庭伦理的自然基础
(二)责任与传承是家庭伦理的根本属性
(三)婚恋自由和男女平等是家庭伦理的价值取向
(四)家庭伦理是以一定经济关系为基础的道德关系
三、 家庭伦理规律论
(一)随着生产方式发展而发展
(二)随着社会文明进步而进步
(三)在传承和交流中创新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主体性
(一)研究出发点的主体性
(二)价值取向的主体性
(三)终极关怀的主体性
二、实践性
(一)家庭伦理形成的生活实践性
(二)家庭伦理发展的实践性
(三)家庭伦理检验标准的实践性
三、批判性
(一)对现存的家庭伦理道德状况的批判
(二)对现存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分析和批判
(三)对资产阶级家庭伦理思想的批判与扬弃
四、科学性
(一)哲学基础的科学性
(二)内容体系的科学性
(三)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的影响
一、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
(一)弱化基督教家庭伦理的禁锢
(二)推动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三)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二、对苏维埃俄国的影响
(一)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宗法制家庭伦理
(二)提倡建立有爱情的婚姻伦理
(三)开启了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制度建设
三、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一)对印度的影响
(二)对埃及的影响
(三)对巴西的影响
四、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一)影响了中国家庭伦理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
(二)推动了现代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中国化
第六章 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现状与建构
一、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困境及其成因
(一)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新特点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面临的伦理困境
(三)当代中国家庭伦理失范的成因
二、重构当代中国新型家庭伦理关系
(一)塑造高尚的家庭伦理道德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庭伦理新纲常
(一)新三纲
(二)新五常
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正确婚恋家庭观的培育
(一)婚恋家庭观方面的非道德表现
(二)非道德婚恋家庭行为形成的原因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婚恋家庭观的新思路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