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城诤言:一位城乡规划与建设领域教授的心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98862
  • 作      者:
    赵宪尧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城诤言:一位城乡规划与建设领域教授的心声》文章大都是涉及一个城市建设领域的杂文,真实、切合时代、述议结合、图文并举、专业性与通俗性相融。
展开
作者简介
  赵宪尧,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41年出生于河南省泌阳县,1964年毕业于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城乡规划与建设专业。曾担任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风景园林系、道路交通系负责人,道路交通研究所所长,海南规划设计研究分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道路交通工程研究所总工程师。主持编写《武汉市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武汉市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武汉市城市快速路规划、设计、管理技术规定》等规范,出版《立交桥布局与选型》《可持续发展城市(镇)化道路》《大城诤言》等著作。主持和参与完成的科学研究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和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规划设计奖和优秀论文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城诤言:一位城乡规划与建设领域教授的心声》是作者近年来所写“新浪博客”“交通博客”以及《人物专栏》中文章选辑,共50余篇。文章所议述大都是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之人和事,乃作者之心声。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规划建设,包括18篇文章;第二部分为道路交通,包括20篇文章;第三部分为规划人生,包括16篇文章。
展开
精彩书摘
  城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总结一下,大概有生产力驱动论、交通驱动论、资源驱动论、政策驱动论四个论点。我们现在都特别津津乐道第四个论,就是政策驱动论点,因为我们都非常羡慕深圳。
  1979年,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建立了一个经济特区,给了这片贫穷的土地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于是春天的故事开始了,深圳特区发展成了一个朝气勃勃、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其实这个老人还在海南岛西部的洋浦,画了另外一个圈。在那片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位老人希望再造一个香港。如今,洋浦已经发展成一座人口将近十万人的小城市,在那里,铁丝网的隔离没有起任何作用。在我心目中,洋浦的发展,是一个可喜的、可持续的发展。那个曾经一片荒芜、只长仙人掌的地方,现在是一个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城市。但是政策驱动发展动因,并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或者最根本的因素。城市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动因是经济的发展,就是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了,农牧业战线上,即第一生产方式领域中,有了富余劳动力的出现,需要转移成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于是就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移,这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人们认为城市化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一个标志性指标,叫作城市化率,或者称之为城市化水平,我们现在叫城镇化水平。不管城镇化、城市化,在学术上是一个名词。之所以提出“城镇化”这个名词,可能是我国高层领导对上一轮城市化运动中专门注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发展,追求聚集发展提出的一个思考。那么,城市化率是什么意思呢?或者城市化水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就是和它的人均GDP相适应的,或者说,应该是和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相关联的。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国家目前的城市化率是53。37%,但是有的专家说是百分之四十几,有的专家说是百分之六十几,我个人对这些指标都提出了质疑。举个例子,目前武汉市统计的城市化率是84%,与瑞典2005年的城市化率相同。那么现在武汉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的生活环境,能跟2005年的瑞典相比吗?2005年,我就在瑞典,我觉得那是相差甚远。武汉市84%的城市化率跟美国是差不多的,如此看来,仅仅用GDP与城市化率来衡量,能体现这个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吗?我再举一个例子,东莞市的长安镇,不到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居住了70万人,而其原住民只有3万~4万人。那么这个城市的城市化率是多少呢?100%或200%?这个没有办法衡量。因此,我给中国上一轮城市化进程起了一个名字,叫作“非典型城市化运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规划建设
城市化与GDP/ 3
大城九困/ 5
《大城之困》讲座答记者问/ 11
大城诤言/ 14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16
武汉城市建设上的那些往事/ 18
我只是说了想说的真话/ 20
大城市交通拥堵思考:规划是龙头,所以规划是祸首/ 23
从交通拥堵问题谈城市发展规划与实践/ 25
没有名牌的名牌大学/ 29
一所大学被折腾得形神俱失/ 32
环境污染的代价:蓝天白云的忧思/ 37
“江山大讲堂”畅谈城市和交通/ 39
“江山大讲堂”有关《评讲城市和交通》记录稿的补充/ 46
“非典城市”的典型病痛——交通拥堵/ 49
市长,得与这座城市同生长/ 52
保护海口关康庙、一庙至六庙啊/ 54
第二篇 道路交通
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之困与解/ 57
2014年武汉电视问政点评公交站场/ 62
我只为城市交通管理说句公道话/ 65
面对可能的破坏性建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67
小气和忘恩负义的北、上、广/ 69
高铁乱象(上)/ 71
高铁乱象(下)/ 75
移开三座山,走上创新路/ 78
关键不在设计而在预测/ 80
我看美国佛罗里达州路边停车规划/ 82
美国佛罗里达州实行“一车一位”是不言而喻的事/ 85
大学校区道路交通设施应与社会共享共管/ 87
汉阳高架桥被炸毁,我只有心疼、感伤和无奈/ 89
刹住“四改六、六改八”之风/ 91
谈交通预测的“鸡肋”作用/ 95
“限”既是无奈之举,又是无理之举/ 99
公路姓公/ 101
交通安全警示——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为珍贵/ 106
由学校为迎接习近平考察,拆除道路减速带而想到的/ 108
单双号限行防堵,是无奈、无理、无能之举/ 110
上海世博会安检设计的重大失误/ 112
推行城市“连续交通”的感悟——小人物可坏大事/ 114
第三篇 规划人生
规划人生——我们的圣经/ 119
“农民工”的价值被低估/ 121
季羡林先生作学问做人讲究一个“真”/ 123
追思我的老师李泽民教授/ 125
追思我的老师赵骅教授/ 128
追思我的老师余树勋教授/ 131
我认识的几位规划建设领域的右派(1)/ 133
我认识的几位规划建设领域的右派(2)/ 135
巴黎塞纳河上的桥,真的是美轮美奂/ 138
神农架的夏天,你让我怎么过哦/ 141
丹江口水库应宜居/ 143
江山如此多娇/ 145
海峡阻隔六十年,政通人和盼月圆/ 146
指认学术剽窃是把双刃剑/ 147
规划局长,不贪污有多难/ 148
五一国际劳动节话工作与生活/ 150
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讲座偶感之一——为什么我高兴/ 152
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讲座偶感之二——为什么我不高兴/ 154
为什么说现在的大学生不如以前的大学生/ 157
告别江湖,却也是依依不舍/ 159
《蓝天白云的忧思》之附图/ 160
《神农架的夏天,你让我怎么过哦》之附图/ 163
《巴黎塞纳河上的桥》之附图/ 164
《一所大学被折腾得形神俱失》之附图/ 166
后记/ 16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