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527423
  • 作      者:
    何博超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1.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以中世纪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无敌大卫及其代表作《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这部作品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继承和创新,并结合众多古希腊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阐释来探明古典逻辑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古亚美尼亚和古希腊的思想交汇。
  2.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是中国学界第一部论述古亚美尼亚哲学及其与古希腊哲学交流的著作,也是国内学界第一本出现古亚美尼亚文的学术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何博超,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领域:古希腊哲学,涉及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古代东方哲学和东方基督教哲学,涉及古亚美尼亚文、古叙利亚文等文献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古亚美尼亚“希腊化”时期出现的一位宗师级哲学家无敌大卫及其对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的评注。《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综述大卫的生平和著作,详述其《<前分析篇>评注》,并将大卫放在更为宏观的文化语境中,来揭示他的文化意义及其对亚里士多德在古代世界的传承;第二部分是对大卫《<前分析篇>评注》做评注式和问题式研究,试图以古代评注的方式进行现代的再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无敌大卫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研究》:
  
  今日亚美尼亚(,Hayastan,Armenia,中文旧译为阿尔明尼亚),即亚美尼亚共和国(Hayastani Hanrapetut’yun),曾为前苏联成员国之一,在欧亚交界处,位于外高加索地区,为山国,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首都埃里温(Yerevan)。国家西邻土耳其,北有格鲁吉亚,东接阿塞拜疆和一块有争议的纳卡地区(Nagorno-Karabakh,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南为阿塞拜疆的一块飞地纳希切万(Nakhchivan)和伊朗。国家虽小,但历史悠久,民族也以聪敏隐忍著称。对于本书主题来说,亚美尼亚的地缘位置颇有意义,它处于东西地理世界的交汇处,也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之一,这使得针对古代亚美尼亚的研究充满了多元性。
  现今亚美尼亚地区的原住民首先是哈提人(Hattians,后来被移民同化为赫梯人)。而当代亚美尼亚人的祖先古亚美尼亚人与古代弗里吉亚人(Phrygians)一起于公元前2000年中期,自欧洲东南部迁往了安纳托利亚(Anatolia,小亚细亚,在今天土耳其东部),移居到了哈提人的地区,随着公元前12世纪赫梯帝国的灭亡,亚美尼亚人开始活跃起来。之后控制这个区域的是胡里安-乌拉图人(Hurro-Urarteans)建立的乌拉图帝国,该帝国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Archaemenid,波斯第一帝国)灭掉。之后,亚美尼亚人成为了这个地区的主要民族。在公元前5世纪,亚美尼亚人还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进入纪元后时代,有四个重要事件或进程影响了亚美尼亚。首先是王室尊基督教为正统,亚美尼亚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尊其为国教的国家(属于东方基督教国家)。但由于它周边的国家多持其他类型的宗教信仰,因此在漫长的历史中,亚美尼亚与它们多有矛盾和冲突。这次宗教转型,标志着亚美尼亚摆脱了旧有的素朴原始的宗教传统,彻底地基督教化,在信仰方面具有了更为复杂和严格的制度与观念体系。
  第二个事件是公元387年开始,亚美尼亚阿尔萨库尼(Arshakuni)王朝一分为二,亚美尼亚被拜占庭帝国(西)和波斯萨珊帝国(东)瓜分,前者占据之地为小亚美尼亚;后者的为大亚美尼亚或波斯亚美尼亚(Persarmenia)。大亚美尼亚贵族和民众反抗波斯人,国家获得了相对的自治,基督教信仰也得以维持。小亚美尼亚彻底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省。
  第三个事件就是发明了亚美尼亚文字。通常认为,古亚美尼亚字母由本国基督教神父和神学家梅斯洛布·玛什托奇于公元406年创立。其目的是为了翻译《圣经》,推动亚美尼亚基督教的发展。同时,字母的发明也有利于已经分裂的亚美尼亚在精神上保持统一。亚美尼亚语言文字后来分成了东西两种方言及文字,但差别不是太大。在希腊化运动中,古亚美尼亚文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较之我们现代语言的译本,古亚美尼亚文的翻译在精确性上不输今人,甚至有超过之处,更能贴近希腊文文本。
  第四,影响亚美尼亚发展的最重要的环节与本书主题有紧密关系,就是亚美尼亚公元5世纪末到6世纪初开始的“希腊化”运动。这个进程一直持续到公元8世纪。同时,国家内部还形成了一个“希腊化学派”)。希腊化的过程,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译希腊文原著,力求完整保留文本的意义、句式和风格,最早译介的作品是特拉克斯的狄俄尼修斯的《语法》(公元2世纪的作品),这部译著起到了为翻译运动提供语言标准的作用,之后就是翻译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公元前约20-公元后50年)、某些基督教教父等的经典作品。第二阶段(公元5世纪到6世纪,即无敌大卫的盛年)是用希腊文评注,引入了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教学和解释方法。第三阶段(公元6世纪到7世纪上半叶)将第二阶段译为本土语言,或用本土语言评注,翻译者不是原作者,而且未必是同一人。
  这场思潮之前,信仰和宗教是思想界的主要活动方式,但随着一些精英游学海外、接受并向本国传播了“异教的”希腊哲学和科学(公元4世纪就开始了),亚美尼亚的基督教之中又被注入了理性因素。事实上,早在公元前3世纪,亚美尼亚与希腊文化就进行了初步的交流,虽然当时伊朗波斯文化控制着这个地区,但亚美尼亚通过希腊文化获得了活性。而当更大规模的希腊化运动出现之时,亚美尼亚的科学文明就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当时世界上属于尤为发达的国家。与之相应,在古叙利亚文世界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翻译希腊思想的运动。这两场运动都是希腊思想东传的重要路径。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无敌大卫研究
一、无敌大卫生平问题
二、无敌大卫的哲学著作
三、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的哲学思想与结构
四、古代亚里士多德逻辑学阐释著作及其阐释者

第二部分: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研究(附古亚美尼亚原文和中译文)
研究说明
第一章:《分析篇》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分析篇》的目的与用途
(一)讲座的六个问题
(二)两部分《分析篇》
(三)一般推论
(四)证明以及证明性推论
(五)科学问题
(六)《前分析篇》的目的
(七)部分与种属
(八)一般推论和证明性推论的种属关系
(九)五种推论
(十)各种特殊推论的定义、功能与历史
(十一)大卫的真理观
(十二)五种认识能力与各种特殊推论的关系
(十三)感觉的对象和活动方式
(十四)想象的对象和活动方式
(十五)意见、思想和努斯的对象与活动方式
(十六)推论的层级
(十七)感性直观、感觉和想象与推论
(十八)努斯直观
(十九)意见与推论
(二十)思想的推论方式
(二十一)证明性推论的用途
(二十二)推论对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用途
(二十三)逻辑学的本质功能
(二十四)自然的基本特征和逻辑学的意义
(二十五)推论对人类存在的意义
(二十六)上帝与推论
第二节:其余四个问题
(一)亚里士多德广义逻辑学著作的次序
(二)逻辑学的起点
(三)元素的综合
(四)两个主要词类
(五)《分析篇》与“分析”方法
(六)《前分析篇》的三部分
(七)发现前提的过程
(八)分析的本质
(九)分析与综合
(十)《前分析篇》的版本与卷次
(十一)普遍与特殊
第二章: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定位
第三节: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一)
(一)古代逻辑学的发展和λογικ??的概念源流
(二)古代对于逻辑学与哲学关系的学说
(三)斯多亚派的第一个论证以及哲学的三分问题
(四)斯多亚派的进一步论证
(五)情感与实践哲学
(六)对斯多亚派论证的反驳
(七)斯多亚派的第二个论证
第四节:逻辑学和哲学的关系(二)
(一)亚里士多德派的第一个论证以及亚里士多德对于逻辑学的定位问题
(二)科学或技艺运用逻辑学的三个步骤
(三)大卫一派对亚里士多德派第一个论证的反驳
(四)亚里士多德派的第二个论证
(五)柏拉图主义者的论证
(六)柏拉图的辩证法及其逻辑学
(七)柏拉图的双重逻辑学:“本体论化的逻辑学”和“工具性逻辑学”
(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之分歧
(九)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高下之分
(十)逻辑学哲学与逻辑学工具
第三章:前提与词项理论
第五节:逻辑学各环节概述
(一)逻辑学的五个问题
(二)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一个解释
(三)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二个解释
(四)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三个解释以及陈述、断言和命题
(五)词项与前提先后顺序的第四个解释
(六)三段论的三个格
(七)证明和证明性科学的关系:实现活动与常性
(八)前提谓述关系的上行和下行
第六节:论前提(一)
(一)前提或命题的定义
(二)直言前提和假言前提
(三)《解释篇》中对前提或命题的定义
(四)命题和前提的“质”与“量”
(五)单称命题
第七节:论前提(二)
(一)一般前提与特殊前提
(二)论辩术与证明的相同性
(三)论辩术前提和证明性前提的两点区别
(四)矛盾与矛盾律
(五)论辩术前提的问答方式
(六)论辩术前提和证明性前提在主题事实方面的区别
(七)哲学定义与哲学描述
(八)全称与特称命题的对立和矛盾
第八节:论词项
(一)陈述的三分:主词、谓词与连接词
(二)“是/存在”与词项的关系
(三)“是/存在”的“附加”与“消去”
(四)论“是/存在”的普遍性
(五)简单前提与“转换”
第四章:推论理论
第九节:论推论(一)
(一)直言推论与假言推论以及亚历山大的两个理由
(二)“存在”先于“本质”
(三)“悬疑”派哲学家质疑推论的存在
(四)对悬疑派哲学家的反驳
(五)自证的推论
(六)感觉论与推论的意义
(七)属与“构成性差异”
(八)条件句、谓述句与非谓述句
(九)四种不完善的推论
(十)使用修辞演绎的四点原因
(十一)推论的得名
第十节:论推论(二)
(一)斯多亚派的重言推论
(二)可推论的连接与不可推论的连接
(三)逻辑必然性
(四)推论、归纳和例证
(五)推论形式与结论的必然性
(六)斯多亚派不合方法的推论
第十一节:论完善和不完善推论
(一)马克西穆斯和特密斯提欧斯对推论完善性的分歧
(二)特密斯提欧斯对于推论完善性的看法
(三)其余三点疑问
第五章:论换位法
第十二节:论换位法(一)
(一)归谬法
(二)换位法的八个要点
(三)换位法的第一个要点:四种换位
(四)换位法的第二个要点
(五)换位法的第三个要点:简单换位的定义
第十三节:论换位法(二)
(一)换位法的第四个要点:实然、必然和或然的换位
(二)可能性与技艺
(三)换位法的第五个要点
(四)换位法的第六个要点
(五)或然前提的换位
第十四节:论换位法(三)
(一)换位法的第七个要点:几种换位的次序
(二)换位法的第八个要点

附录一: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索引
附录二: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的抄本版本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