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野与青年研究丛书:寂静的青春·儒学民众化与青年现象的消失》:
“青年”理念是中国文明史中一个重要的思想领域。在中国历史上,“青年”的概念代表着一种人的理想形态。是作为形而上学在中世纪(公元4~6世纪)出现的,具有美学上的意义与深刻的宗教性质。
而中国古代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3世纪)出现的“少年”概念则反映是一种现实中的青年。表现具体为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年龄阶段,以及在这一年龄阶段的社会角色,具有政治意义与社会学性质。青年与少年这两种概念与形态构成了中国文明对人在青春期的二元性质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国家形成的世界潮流将中国社会里“青年”与“少年”这两个存在并分离了1500年的概念合为一体,也就是将人生的理想性与政治的现实性合为一体,诞生了近代、现代意义上,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概念。今天,现代化社会是以“青年”、特别是男性青年作为产业社会标准化的指标,作为现代人(包括女性在内)的标准。
在中国中世纪社会里,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青年是理想的象征,是一种美的意识,是人类对美的追求。青年不是一种群体概念,是一种自由的思想;青年的自然(生物)属性是一种生命的虚像,更重要的是它是哲学的,宗教的,美学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青年的概念代表着一神社会的永续价值,青年的实像是一种对本来的自我的理解,并且体现了人类社会里人格化的自我与人格化的他者之间的相互主体性、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的核心价值。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一直存在着青年与少年这两个并存的概念,是同一存在体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示。“少年”概念是指作为社会现实的青年,作为社会问题的青年,作为边缘化的、成长阶段的青年,需要与社会同一化的青年,是作为客体的、社会问题、经济基础的青年。而中国社会在中世纪原创的“青年”概念则是指作为人的理想形象的青年,作为实现社会目标的青年,具有解体·解构、非同一化作用的青年,作为主体的、形而上学、上层建筑的青年。这种二元构造的青年理念的构造是青年理论研究首先会遇到的课题。而被边缘化的青年现实与作为人的主体性形成的青年理想之间的巨大的落差,正是当代青年现象的重要特征。
日本社会中也有类似的现象。自日本近代化及明治维新以来,用于青年的主要有“青年”与“若者”两个概念。“若者”是传统的用语,而“青年”一词则起源于19世纪末期。一般,用“若者”来指青年的社会群体,而用“青年”指政治化的青年实体。用若者泛指一般的青年,在日本的媒体上一般使用“若者”这一名词来称呼青年人。
和中国国情不同,在日本“青年”的概念基本是政治性的,有保守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含意,比如“大日本青年团”等组织就属于右翼团体;有着政府背景的“青年海外协力队”、“日本青年会议”等。其他的政党里也有称谓“青年”的组织,都是和政党的纲领、理念、意识形态相关联。
政治青年、政治性的青年群体与社会演进的周期同步;个体的青年、非政治的青年群体是与人生周期同期。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有着相互矛盾、非对称性的特征。也是现代青年学的难点之一。
……
展开
——谢晶逵
★这是一本试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青年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快速发展与变革过程中,起到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带规律性的本质特征。这对建立起科学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青年观和建设青年学科理论的核心理论很有帮助。
——金志堃
★青年,是一种信仰,一种神圣的存在。对这种信仰和神圣的思考,实际上是对人类文明和生命历程种种奥秘的探索。青年既指向未来,更通往历史,这是世代之结。读吴端的作品,你可能会产生如上的感慨。
——田杰
★现代的视野和多学科的探讨,使“青年现象”的研究有了质的飞跃。愿人类的青春永不寂静,愿人类的解放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孙抱弘
★这本书通过对青年的方向性、超越性以及随机漂变的进化内容阐述,实现不间断、不停顿地追求通向世世代代公共幸福社会之道。
——矢崎胜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