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3880
  • 作      者:
    易连云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易连云,男,1963年生,重庆市奉节县人.博士。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育研究院院长.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德育学科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专业主持人.全国优秀教育硕士指导教师,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学”团队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少工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重庆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少先队理论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历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课题近20项.出版专著1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家与省部级奖励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现代教育文库: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凝结了作者多年对于中国德育领域的思索。整个著作分成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大的部分。上篇为面临的文化与社会环境,中篇为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下篇为走出困境之思。其中,上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面临的文化与社会环境,特别是对东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重点突出社会发展与变化给中国传统道德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强调了学校德育面对这种文化上的变迁应该做出理性的应对。中篇部分则论述了在变革过程中,我国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中存在的诸种问题,特别是信仰教育、家庭教育与教师伦理与道德问题。下篇则集中讨论在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中应该把握的科学研究范式转变,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重新理解以走出当代我国学校德育研究中方法论误区,并力图通过对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诠释以丰富当代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同时以此为基础极大地彰显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文化底蕴。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教育文库:面向学校德育的言说》:
  就道德的意义考察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过了一个二而为一的演变过程。“道”的原初意义既指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的基本的、最高的准则,也是人的生命活动展开以及生长发展的凭据。作为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秩序,“道”既指人的自然本性,也包括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群体的典章制度、组织原则等等。这种展开与生长,就是人的体“道”成“德”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认识、体会与领悟的内省和外化的过程。《说文》中“德者,得也”,“内得于心,外得于人”便是对此意义之描述。如管子认为:“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韩非则认为:道无限广大而无形无状,德内含事理而普遍存在。万物都由道产生,由德繁盛。德是道的寄托和存留,道于身为德。物得道便可以生生不息,人得道便是有德的人。①“德”作为人对“道”的领会与理解,是指人的德行、品德,是合理的行为原则的具体体现。而最深厚的德,也就是完全体现道的自然本性。因此,只要道的思想普遍贯彻于社会人生,那么德也就真正地统行于天下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道的贯彻并非一个自然的外在赋与的过程,其基础是一种基于生命的内在“体悟”。这是因为道德无论是作为一种“知识”或是一种“智慧”,都与个体生命的经验、需要联系在一起,个人的道德选择都直接源于个体生命实践的价值取向。这些道德知识或智慧实际上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化状态,在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中,个体生命需要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和内化,并通过个体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完成它们与现实生命的内在联系。而学校教育正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①。因而,学校教育本质上实际就是一种道德教育,一种教人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道德教育。
  叶澜教授认为,“强调体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中最富有特色和值得珍视、发扬的方面,人只有进入‘体悟’、经过体悟,才能真正与周围世界、与他人建立起‘我’‘你’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我’‘他’关系之中。”②遗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展现生命活动的丰富维度并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得以充分彰显,反而演化为僵持而机械的单一向度,包容天、地、人三才之道,孕育自然、社会、人生协调发展的生命之大德竟不知不觉地被消解于我们“高度重视”的道德教育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我国道德文化传承中的重大挫折,以至于今日,我们的许多研究者不得不借助于西学以图重振中国之道德与道德教育。
  (二)“道”“德”关系考察
  1.天之大德日生:“德”与“道”的内在一致性
  “道”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最根本性的概念,也是我们考察道德本质的一个关键概念。“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对外部世界、对宇宙法则秩序的一种价值思维肯定与抽象,是几千年来文化实践形成、发展而来的,它已变成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和主体性行为。”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代学校德育面临的文化与社会困境
一、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的困惑
(一)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
1.演变要素的系统性
2.发展过程的渐进性
3.发展样态的多样性
(二)现代化的附属品
1.人与物的异化
2.物质满足与精神失落
二、后现代文化冲击中的学校德育
(一)学校德育面临的多种文化形态交融
(二)学校德育中的多元价值共存
三、文化全球化的渗透和影响
(一)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
(二)文化全球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文化交融与冲突:学校道德与文化环境的多元化
2.道德主体的迷失:当代学校德育的主体错位
四、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
(一)新媒体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1.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
2.人际交流的双向性与互动性
3.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性
4.思想建构的独立与自由性
(二)遭遇挑战的学校德育
1.“边界”的消解与话语“霸权”的危机
2.大众传播的“个体化”对传统德育时空的拓展
3.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与互动性凸显了个体的主体性
4.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地位的变化

第二章 学校德育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思
一、教师道德现状与专业伦理建设
(一)难以乐观的师德现状
(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师德伦理的时代变迁
1.我国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演进历程(1978-2008)
2.我国师德伦理的变迁特点
3.我国师德伦理的未来走向
(三)传统“师道”的现代诠释
1.“经师”与“人师”:教师的社会文化传承与道德教化使命
2.现代教育发展中的教师地位变迁
二、当代青少年学生价值观与责任感的迷失
(一)触目惊心的案例
(二)上帝的缺席与信仰的遮蔽:青少年信仰与价值观分析
三、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
(一)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属性考察
(二)学校德育的专门化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
(三)学校教育活动的教育性
四、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学校德育的道德性质疑
(一)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理论问题
1.什么是道德?
2.教师能否体罚学生?
3.发现每个学生的价值
4.学校应该办出特色
5.让学生抓住今天的幸福
6.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学校德育实践层面中的问题
1.学生不相信老师
2.真正的德育不是做秀
3.做德育要把握时机

第三章 2 1世纪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一、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一)现实中的“德育”困顿
(二)对传统道德意义的解读
(三)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改革构想
1.树立新的“大道德”观念
2.科学界定学校德育概念,杜绝随意性
3.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与动态性,培养新的道德主

二、新世纪学校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
(一)厘清学校德育的概念
(二)重建学校德育的理论基础
(三)探讨学校德育的有限性与有效性
三、“新课程”域中的学校德育改革追问
(一)解读“新”意
1.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
2.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观
3.强调课程的现实生活基础
4.强调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二)现行学校德育改革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于“以‘人’为本”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
2.学校德育的学科性质
3.学校德育内容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4.多元化进程中的道德抉择
5.学校德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第四章 学校德育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学校德育改革的方法论定位: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中的范式转
换与现代诠释
(一)范式解读与道德教育研究价值取向反思
(二)文化的独特性与范式转换的差异性
(三)科学共同体的重新定位与学术队伍建设
(四)挑战与机遇:传统道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传统美德教育与三个面向
(一)处理好继承传统道德与构建现代道德体系的关系
(二)确立“大德育”观
(三)将传统与未来相结合
三、传统道德的内涵与意义的现代诠释
(一)传统道德中的生命意义解读
1.现实社会中“道德”意义的异化
2.回归生活世界的世纪呼唤
3.传统道德之生命意义解读
(二)“道”“德”关系考察
1.天之大德日生:“德”与“道”的内在一致性
2.德者,得也:德与道的动态转化
3.外得于人,内得于己:道德发生的主体依据
(三)生命·实践之道德体系构建:传统道德的现代演绎
四、汉字的特点与它的道德教化功能
五、《周易·蒙卦》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
(四)德育的社会环境
1.社会意识环境
2.人我关系环境
3.目标化的教育环境
(五)德育的主体环境
1.生理环境
2.心理环境
3.主体内部道德环境

结语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和未来担当
一、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使命
(一)学校道德教育在践履使命中的困境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良知的遮蔽”的意义
1.道德教育直击“良知的遮蔽”
2.学校道德教育破解“良知的遮蔽”
(三)学校道德教育使命的构建
1.“性善论”视角下对良知的理解
2.从“性善论”视角出发促进学生体认良知
二、道德教育的未来担当
后记让教育之河为生命而奔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