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现代世界的贫困和慈善:原因、认知和策略
从事研究前现代社会的贫困问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首先,历史学家能够利用的资料相对较少。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区,如同物质贫困的概念一样,统计学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这就限制了我们理解的精度和深度;越是久远的年代,得出的结论就存在越多的不确定性。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学者如果不能对某个特定社会贫困的范围和程度做出明确的判断,就必须通过广泛学习和深入解读来拓展他们的研究范围。只有当关注目光移向每个团体面对困难所做出的各种解释和对策时,情况才能有一些好转。社会精英及其所效力的国家似乎更乐于描述他们自身的行为和思想,特别是那些能突出其慷慨和虔诚的字句。除此之外,这些书面文字多是零星记录,而且只能透露前现代社会中极少数人群的看法,并不能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艰辛。其次,抛开资料的局限性,显著的多样性也使对前现代社会贫困问题的研究更加复杂。公元16世纪之前,致贫原因和济贫对策,主要是由单个文明及其周边环境的内部动力所驱使。最先连接非洲和欧亚大陆的贸易网络分散且脆弱,不能通过它了解这些社会的运作模式,更别说人们的生活方式了。因此,要想书写这几个世纪的贫困史,必须先要了解每个文明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背景,特别是它们的资源分配制度、宗教戒律和制度。
幸运的是,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迎难而上,做了很多开拓性研究。基于他们的成果,本章主要探讨前现代世界贫困的性质和原因,不同文化对此的不同认识方式,以及个人和社会解决贫困问题的不同策略。对于前现代社会的大部分人口而言,贫困意味着饥饿,几乎没人能够摆脱这个阴霾。导致结构性贫困和偶发性贫困的具体原因在不同地区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塑造经济生活的资源。倘若资源有限,许多社会的济贫焦点就会放在哪些人应该获得援助上面,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决定了‘‘值得’’被救助人群的品质。最后,那些遭受剥削的人们会从相同的路径寻求救助——济贫机制,这些机制可能是私人和非官方的,也可能是家庭的,甚至是贫民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这些可利用的方式因时空而异。简言之,对贫困和济贫可能性的认知,都是建立在特定文化对资源和社区的基本假定上面的。只有探究其中的差异和共同点,才能为理解1450年以后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新济贫对策制定和执行的背景打下扎实的基础。贫困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对于贫困,所有前现代文明都存在着基本共识,认为贫困是同苦难和不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商业发展的程度如何,农业都是定居社会的核心特质。不管几个世纪以来有着怎样惊人的技术突破,如牛轭、金属犁铧的发明和粮食新品种的培育,公元1450年以前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水平仍旧是粮食供应的制约因素。事实上,在文明发展的最初阶段,发展条件的变化可能会摧毁整个社会,就像公元前1500年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哈拉帕文明(Harappan)神秘消失一样。与学者们先前持有的外族入侵观点不同,最新的考古发现显示,西南季风强度的改变及其对印度河泛滥规律的影响,或许是导致哈拉帕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如同尼罗河对埃及的影响,印度河的定期泛滥能够起到补充土壤养分和供给灌溉系统的作用,一旦这种规律被打破,农业生产力将会随之下降,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也将黯然失色。尽管中国富饶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地中海沿岸以及印度恒河流域的古典文明逃脱了这种厄运,但是他们的后代在后古典时期也没能创造出农产品极大丰富的盛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