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24143
  • 作      者:
    李平星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注重生态、经济、社会等多要素的协同作用,以期科学判断地域功能、推动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但针对生态要素的系统性评价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理论框架与应用实践》通过对地理学和生态学相关理论的回顾,提出生态空间可占用性概念,构建其理论研究框架和方法体系,并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案例区进行应用实践,以期充实地域功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也为构架可持续的空间开发格局提供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产、生活空间占用生态空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并因此带来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分工与调控成为研究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以解决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和“保护”两种需求对空间资源的配置问题。在此背景下,人类逐渐开始运用地理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科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提出有序开发、科学利用和合理保护空间资源的思想,以期在满足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质量不出现根本性的恶化。生态学研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近年来在空间资源利用与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然生态空间具有多样的属性,其中之一表现为不同空间板块对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过程安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从开发利用的角度而言,这种差异表现为人类活动占用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生态空间后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不同。基于此思想,本书提出了“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的概念,详细阐述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以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开展应用研究,以期为空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撑。
第一节 研究背景
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起源于生态破坏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负反馈效应,其降低了生产效率或生活质量,甚至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破坏。如同空气、水等资源一样,空间曾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资源类型,可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各种需求。但是,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量的生态空间被无序占用,使得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护有限的空间资源,既是现实需求,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科学问题。
一、现实需求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开展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现实需求。
1. 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给生态空间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2年 GDP总量为 51.89万亿元,是 1978年的 142倍,年增速为 15.70%(图 1-1)。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相对粗放式,建设用地规模扩展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面对的压力也较大。数据表明,1996~2012年,全国 GDP从 7.12万亿元增长至 51.95万亿元,同期建设用地从 29.18万 km2增加至 36.91万 km2,增长了 7.73万 km2,国土开发强度从 3.04%增长至 3.44%①,建设用地年均增长 0.48万 km2。在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建设用地扩展更为明显。在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珠三角地区, GDP、资产投资、出口规模的增长和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是同步的,珠三角诸多城市的国土开发强度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大都市圈地区(杨伟民,2008)。

图 1-1 1978~2012年全国 GDP总量及各年份增速(数据源自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建设用地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占用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来进行的。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空间被大量占用,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质量恶化、景观效果降低等问题。图 1-2(a)所示的某城市,沿江岸线密密麻麻布局着人工建筑,自然岸线丧失殆尽;而图 1-2(b)所示的某城市则是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岸线。仅仅从城市景观营造的角度出发,图 1-2(a)这种不给自然生态系统留一点空间、以生产和生活岸线完全替代生态岸线的做法是否合适,是值得商榷的;且自然岸线
①开发强度指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建设用地)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建设空间包括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水利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城市发展和扩展过程中,迫切需要对生态空间的可占用性进行识别,以保障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不被破坏或占用。

图 1-2城市岸线开发对比
((a)引自 www.urban-photos.com,(b)引自 http://www.kepu.gov.cn/kply/mi/default.htm) 

2.  关键生态系统总是遭到破坏,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未得到建立

有些生态系统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应该受到优先保护。但是,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关键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导致一些重要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 2007年夏天,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无锡主要水源南泉水厂水源受到蓝藻暴发的破坏,自来水无法正常饮用,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导致 18L桶装纯净水每桶从平日的 8元上涨到 50元,仍供不应求。太湖污染与天气等自然原因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从根本上而言,还是人为造成的现象。以乡镇企业为经济主体的“苏南模式”成为太湖污染的根源。太湖周边周铁镇被誉为“化工之乡”,当 GDP不断增长之时,滚滚而来的工业废水也流入太湖,太湖成了这些企业的“废水池”。太湖的污染不仅仅关系到太湖周边无锡、宜兴等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影响到了长三角地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图 1-3,图 1-3(b)见书后彩图)。 

3.  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与整体恶化的现象并存


近年来,我国推出了大量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程,如天然林保护、三北
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草)、长江流域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诸多工程,生态省、

图 1-3太湖污染及太湖流域 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a)左志英,2007)
生态市、生态县建设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些工程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对生态系统本身的功能、结构的理解不是特别清楚,有些行为在带来局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却引发了整个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例,很多地方将城市绿化作为创建生态城市的主要手段,将提高绿化面积和绿化率作为主要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违背常规的现象、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树进城,一方面,大树进城后变成“老树”甚至“死树”,生态效应难以发挥,调查显示,贵阳引进的数万计大树、古树、珍稀树的死亡率超过 70%;另一方面,破坏了大树来源地的森林资源和区域整体的生态平衡,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功能格局,有可能导致更大的生态破坏。通过“大树进城”构建生态城市的做法,靠的是牺牲异地生态环境来满足局部景观工程或“重点工程”的需要,对改善城市及区域生态环境弊大于利。
二、理论需求
面对上述现实需求,急需开展理论创新以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对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研究提出了理论需求。 
1. 丰富地域功能理论、推动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需求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划分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指出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 4类主体功能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将主体功能区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尽快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区域发展方向。主体功能区规划直接面向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共同构筑的陆地表层系统,因素和机制复杂,综合集成难度大,规划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性强。研究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是科学编制区划方案的根本保障和重要的科学支撑。在影响地域功能生成的因素之中,生态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决定地域功能形成的基础性要素(图 1-4)。借鉴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我国生态系统区域分异为基础,研究不同区域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及其承载能力,评价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及脆弱性,探究我国生态功能的地域格局及其作用,可以为主体功能区划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 生态学和地理学开展交叉、综合研究,解决人地关系复杂问题的需求


综合性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樊杰, 2004)。经济地理学就是揭
示经济地理事象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变过程的一门学科,功能形成与演变过程、空间结构有序化规则等方面的理论是学科的核心理论。经济地理学在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引领性作用。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但是由于学科的限制,经济地理学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更多的是强调了“发展”的意义,而对于可持续性缺乏深入的研究。在人地关系研究中,地理学家的研究重视了“人”而忽略了“地”,尤其是没有重视“综合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生态学强调“唯生态论”,认为保护生态系统自身结构的完整性是主要目的。偏激者更是强调每一块林子就要保护,每一块草地都不能破坏,在涉及人类活动时,一般认为人的活动是对生态系统固有功能和格局的“干扰”。虽然“干扰”以中性意义出现,但是客观反映了生态学研究在“目标导向”上的偏差。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而言也是为了人的利益,不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留生态空间而破坏了人的发展空间、影响了人的发展潜力、牺牲了人的发展需求。如果脱离了这个根本的立足点,那么保护生态就是失去了其根本价值。传统的生态学虽然对自然本身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有广泛的理论支撑,但是没有解决当人类发展需求与生态系统自身功能需求相重合时,如何优化区域生态功能及其空间布局的问题;经济地理学虽然重视了发展的需求,但是在相关领域没有充足的理论支撑来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生态学、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整合自然的、人文的多种理论和方法,开展人地关系的综合研究,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科学发展理念和行动服务(图 1-5)。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现实需求     
1二、理论需求     
5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9 一、主要研究内容      
9二、主要研究手段      
9三、本书研究架构      
10 第二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13 第一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的概念与内涵     
13 一、生态空间     
13 二、生态空间占用      
14 三、生态空间可占用性     
14 第二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理论基础     
16 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功能区划理论     
16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17 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18 四、生态因子理论      
19 五、景观生态学理论     
21 六、小结     
24 第三节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模型     
25 第三章 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技术方法与案例区概况     
28 第一节 主要技术方法      
28 一、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28 二、生态重要性评价方法     
33 三、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38 四、生态空间可占用性方法     
第二节 案例区概况     
45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45 二、自然地理概况      
47 三、土地资源状况      
50 四、经济社会发展      
5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58 第四章 西江经济带生态空间可占用性评价     
59 第一节 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59 一、昀小累积阻力值分布     
59 二、生态适宜性分区     
61 三、已有建设用地与适宜性分区的关系     
63 四、生态适宜性评价主要结论     
65 第二节 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     
66 一、生态重要性单指标评价     
66 二、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     
76 三、已有建设用地与重要性类型区的空间叠置关系     
80 四、生态重要性评价主要结论     
81 第三节 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     
82 一、单指标分项评价结果     
82 二、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