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经济学(第13卷,第1期,2015年:总第49期)》:
但它又为什么能够对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三个代表”的经济制度产生如此影响呢?难道它真是现代经济科学的代表、是认识并指导人类经济实践的普世真理吗?改革开放伊始,中国老一代经济学家指出西方经济理论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强调只能借鉴、不能照搬。然而,这种一方面是中国老一代经济学家的警示、诸多西方学者的批判,而另一方面却是新古典在中国的空前传播、推崇和运用之现状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种带有西方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色彩的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真有这么强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践指导性吗?
对上述两方面问题的思考,不仅是中国经济学方法论建设的需要,而且对中国发展模式转型中指导理论与经济实践的一致性检验至关重要,对中国自身经济学的科学建立也是不无裨益的。鉴于此,本文从方法论角度,运用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SystemTheory)、整体主义和交叉科学方法,分析新古典自身方法论问题,尤其是它在经济学研究范畴、对象、方法、逻辑结构等方面表现出的“封闭系统”(close—system)特征,并揭示新古典在变量关系划定、经济制度研究上所表现出来的“两个凡是”方法论特征,从而表明它不是也不可能是指导中国发展的“普适经济学”。
一、文献回顾: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方法论及其对经济学的影响
(一)对事物内在联系、变化及其规律研究的方法论区别
封闭系统方法论较早在西方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生物学、生命学等)产生,认为对自然界某个事物的认识通过对其组成部分进行封闭性、条件控制性研究即可获得。这种方法论在现实与对现实的认识的主客观之间,视事物是孤立存在、自身运行并形成规律(定律)的,对某种事物的概念形成基于研究所发现的其自身规律和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当为典型)。这种方法论的形成部分因为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方法、手段有限性和自然科学早期领域划分、建立的需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