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下一个天际线:当代华人建筑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30141
  • 作      者:
    阮庆岳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著名建筑评论家 / 阮庆岳

  深入地分析与解读16位活跃于大陆和台湾的当代建筑师,

  在华人建筑蓬勃且多元发展之际,微观各自区域性的定位,

  宏观华人建筑圈的趋势与未来……

展开
作者简介

  阮庆岳(1957― )台湾小说家、建筑师,建筑评论家,祖籍福建福州,出生于台湾屏东。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现为淡江大学、华梵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主任。著书20余本,其中文学类《林秀子一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2004年度十大华文书籍”、入围2009年亚洲曼氏文学奖,《重见白桥》获2003年“巫永福文学奖”,《凯旋高歌》获2003年台北文学奖文学年金;建筑类有《弱建筑》、《建筑师的关键字》、《屋顶上的石斛兰》等。策划建筑展多次,包括2004年于台北市当代艺术馆与安郁茜联合策展的《城市谣言:华人建筑2004》,并担任200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台湾馆策展人。

展开
内容介绍

  《下一个天际线:当代华人建筑考》是一本介绍当今华人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的书。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导言;大陆篇;台湾篇;对话。书中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目前活跃于大陆的10位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第三部分介绍台湾的5位建筑师及其主要作品,第四部分以访谈形式介绍当今华人建筑发展的概况,本书较为全面、准确地再现了华人建筑界的发展现状。

展开
精彩书摘

  轻舟与万重山
  测量中国当代建筑宽度的两种方法
  新世纪揭幕十年,中国当代建筑的表现风风火火。
  时光回溯,以2008年北京奥运为首的建筑风光登场,鸟巢、水立方、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或者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都是令人屏息侧目的国际大师作品。但在众声喧哗、烟花不断的过程里,真实的中国当代建筑,也以惊人的速度与气势,质与量双作发展,值得努力拨开境外大师的云雾,直接透看真实的景况。
  但究竟要从哪个时间点与位置,来开始阅读中国的当代建筑呢?
  若依照北京评论家史建的说法,中国的当代建筑可以以1993年张永和设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宣布脱离设计院等大型国家操控系统,以个人声张为中心的新模式,作为阅读分水岭;而张永和1996年在北京完成的“席殊书屋”,则可视为这路线的出发基石。同时在这划时代的动作后,个人的、实验性的、另类的甚至批判性的建筑作品,开始纷纷出现,标志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建筑的初貌与特质。
  看似同流一致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暗藏一些分歧变化。首先是对这条被称作“实验建筑”的道路,是否已经产生质变的怀疑与辩论。史建2008年接受采访时,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去年年底,在第二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期间,《南方都市报》曾组织过一次论坛,题为‘中国当代实验建筑与反思’,主持者即当年实验建筑的力推者王明贤。与会的不仅有当年的实验建筑师王澍、刘家琨和汤桦,还有后起的马清运、朱锫、刘晓都、王昀和更年轻的马岩松,可谓济济一堂。论坛所围绕讨论的是‘中国实验建筑’的问题与危机,我却提出了‘实验建筑终结论’,认为实验建筑在80-90年代,所面对的语境和问题已不存在,当年边缘状态的实验建筑师,多已位居业界主流位置,而社会对所谓‘另类’设计,不仅不再排斥,反而具有超级消费能力。”
  “实验建筑面对的问题已被瞬间置换,实验性建筑师曾经标榜的前卫姿态,亦被迫转换为文化上的退守。如果我们在当下的语境中,将当年的实验性建筑,看作是另类于国家主义设计模式,探索现代建筑语言,以及对建筑质量的持守,那么它在当下已经裂变为‘本土建筑’、‘学院建筑’和‘表演性建筑’三个走向。”
  “我所说的表演性建筑,不仅仅是商业策略使然,更多的是主流时尚媒体促动的结果,我并没有否定或讽刺具有这一倾向的建筑师。在深圳的那次论坛上,我曾经概括过:具有表演性建筑设计倾向的建筑师,往往关注和积极融入设计类展览,是跨界设计的实践者。同时,他们对作品和自身的刻意包装,也满足了大众对建筑设计这一领域的‘浪漫想象’。”
  “有很多建筑师及其作品,都在某些方面具有表演性倾向,大多数都徒具其表,还有的则在绚丽惊悚的衣钵后,暗藏着批判的利刃,库哈斯是后者;前者为大众媒体所消费,后者则‘操纵’大众媒体。”1
  史建在这里提出了对中国当代建筑位置点的某种质疑,也对所谓“实验性建筑”的质变,尤其在面对商业权力与媒体时代的挑战时,提出忠言逆耳的警告。他所说实验性建筑的三条“退守”与“裂变”路线,虽是一种现象描述,同时也是一种理念上的批判。除了已说明的“表演性建筑”,另两条路线中,“学院建筑”指的是选择回避时代冲撞,寄居学院的避世建筑师;而所谓的“本土建筑”,则是说所谓实验建筑的健将们,在不断涉入现实,以及与全球大环境做互动后,对自己扮演的角色产生出自我的质疑,因而有了路线上的调整与转换,基本上变得更贴靠向文化或社会现实的方向。
  关于这个议题,史建在他所主导的《新观察》论坛做了3次关于“实验建筑与当代建筑”的讨论。先是邀请评论家4人做铺陈,再来是建筑师4人的回复,再由评论家回应;战线多次交锋,观点各表,矛盾争议点因此浮露。
  议论中,首先是张永和“非常建筑”的正式成立,可以作为所谓的“实验建筑”燎原烽火台的第一发革命讯号弹吗?而这波以“实验建筑”为名的现象,真的确立了在中国当代建筑的历史位置吗?以及,此一现象(或运动)是否真如史建宣称的“已经终结”了呢?
  在我受邀的文章中,我个人同意“非常建筑”的设立,以及“席殊书屋”的现身,可以明确作为20世纪这一整波建筑现象的标志点。所以如此,当然牵涉到张永和当时进入中国建筑界的瞩目位置性,和他在操作建筑与选择斗争目标的明确性,以及更重要的是,这之后某种类似建筑路线的风起云涌,其整体影响不可小觑。虽然尔后十余年政经大环境迅速变化,后起者也各自响应做了修正,显现了百家争鸣的分歧性,但以“非常建筑”与“席殊书屋”为首的初试号角声,基本上还是奠定了这一波段的整体路线与调性。
  只是,是否当以“实验建筑”为名,我并不完全确定。因为“实验”这名称过于笼统,也有过强的理性与进步思维(甚至已然具有某种不负责任作为的揶揄意涵),无法精确叙述这波现象的本质意义。于我,这反而更像是中国现代建筑历程里,到目前为止最彻底的一次“启蒙运动”(The Enlightment)。就如在《新观察》论坛里,王昀所叙述的共3次现代建筑接轨尝试2(也都算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实验吧!),基本上并没有真正衔接上“现代主义”的核心价值。依王昀看还只是在复辟的布杂体系里打转,并不算有真正起步,而这一说法,也间接回应了朱剑飞所提中国现代建筑谱系亟待整理的迫切事实3。
  那么,就以“启蒙运动”来做譬喻试试吧!
  引一段“维基百科”的说法作为参照:“启蒙运动的倡导者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引导世界走出充满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黑暗时期)。”
  基本上,我觉得这与张永和出发时的旨意接近,他主要斗争的对象是理念上的“黑暗时期”,也就是那个“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的一个时期”,出征时的色彩不但浪漫,也具有理想性格,完全符合王辉以追悼语气所说的“浪漫但也充满牺牲的骑士时代”4精神。
  这种可追悼的所谓骑士精神,代表者当然是唐·吉诃德与大风车的故事(而其信念的出发处是大量阅读的“骑士小说”,与因之而生的某种自我憧憬与想象)。若引张永和做譬喻,彼时出发想挑战的大风车为何,应是清楚迫目也人尽皆知,响应力道则主要放在对这价值系统的颠覆,尤其在求取“质变”上。因此,“席殊书屋”这么个仅仅芝麻大的作品,完全可因其思考位置点的正确,成功地在“质变”上造成时代冲击,也因此得受彰显。

  ……

展开
目录

导言:混沌

大陆篇
轻舟与万重山――测量中国当代建筑宽度的两种方法
●刘家琨 兀自放光的一口井
●王澍 一片土地的重重繁花
●朱锫 玻璃窗上的槐树影
●都市实践 练家子下山行道
●张雷  一屋如方舟
●王昀  漫游者的城市
●童明  雪后独舟赏西湖
●陈旭东  莫干山50号的风景
●祝晓峰  城市自有山水秀
●标准营造 大隐,隐于城

台湾篇
单向与迂回――台湾战后建筑的发展简述
●谢英俊  以社会性的介入质疑现代建筑的方向
●谢英俊   何处是客家――谢英俊的客家建筑
●邱文杰   搜神记:新故乡小区见学中心附属建筑
●黄声远 声远音嘹亮――现代建筑的常民与小区辩证
●黄声远 昨夜疑是松动我
●廖伟立   救恩堂的光影记事
●陈冠华 野渡无人舟自横――花东小住宅系列
●Marco Casagrande  我与马可的对话

对话
游园不惊梦――谈张永和的《作文本》 阮庆岳
建筑的作为在建筑之外 史建/朱锫/阮庆岳
如何现代,怎样建筑 王路/史建/朱涛/黄声远/阮庆岳
黄河流域以及那以外的 陈家毅/阮庆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