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宁城,紧邻布拉格,啤酒厂任管事的父亲和热情美丽的母亲过着宁静的田园生活,贝宾大伯的出现,给小城带来了热闹,也带来了麻烦……
这部小说完稿于一九七〇年,此时“布拉格之春”遭到扼杀,赫拉巴尔被作家协会除名,作品遭到封禁,直到一九七六年出版,一九八零年由闵采尔改名《金黄色的回忆》搬上银幕。这部作品既不是一部家史,也不是准确含义上的回忆录,而是以母亲讲述啤酒厂日常生活的方式写就的。部分地掺入了一些作家自己的传记材料,部分地以轻微的玄秘笔调唤起人们对久远时期的回忆。
我仿佛成了天主教仪式的一部分,我的头发成了宗教节日的一部分。随后,他打开店门,推来我的自行车,将小桶挂在车梁上,很有礼貌地帮我坐到座垫上。理发店门口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都盯着那散发出菊花清香的头发。我踩上踏板,博加先生跟着我跑,手捧着我的头发,怕它卷进车链或辐条里去。当我加速骑车时,博加先生就把我的长发往上空一扔,好像星星升上天空,风筝浮在大气中。他喘着气走回店里,而我则骑着车往前奔,头发在身后飞飘。我听到头发的飕飕声,好像丝绸和衣服的咝咝声,铁皮屋顶上的雨滴声,维也纳烤猪排的嗞嗞声。这样,秀发的火炬在我身后飞舞,像男孩们在驱鬼节之夜用扫帚点着松香,烧死魔鬼一样。我的头发像烟柱在我身后飞飘,人们都伫立张望。我一点儿也不奇怪,他们不愿离开像广告一样迎着他们飞舞的头发。这让我感觉良好。我知道,人们在看我。装菊花饮料的小空桶在车把上蹭得丁当响。流动的空气,像梳子一样梳我的头发。我骑车穿过广场,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我,像钢条辐射到车轴一样,而在踏板上踩车的就是这个“我”。
......
★赫拉巴尔,他是乡愁的作家,他属于闪亮慧黠的布拉格,他是日常生活的诗人。
—— 法国《观点周刊》
★异乎寻常而又细腻的悲喜剧……赫拉巴尔说的既是一个无名小卒的故事,也是捷克的历史,他在俯拾可得的细节里觅得生命中至关紧要的一切。
——《纽约时报》
★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
——米兰·昆德拉
★赫拉巴尔是当代最伟大的捷克文学家。他的作品是想象力超凡的创作,充满幽默、诗意与悖论、荒谬,以及对于人类个体与生活极为动人的洞察观照。我毫不怀疑,如果赫拉巴尔写作用的是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他的作品早已获得最负盛名的文学奖项了。
——伊凡·克里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