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物到“人”物并重——博物馆社会服务理念的提升
南通博物苑的实践不仅足我罔博物馆最早的实践活动,而且是最经典的实践活动。、无论是“纵人观览”的陈列活动,还足“并蓄兼收”的收藏济动,无论是将南通博物苑作为学校的后盾“为本校师范生备物理卜之实验”,还是将南通博物苑作为社会服务的场所“为地方人民广农业上之知识”,都无不从一开始就契合了现代博物馆的本质和规律。《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指出:“博物馆足公众信任的对象,其社会价值与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成正比”,冈此,“博物馆受聘人员在一切活动中必须本着诚实的态度,按照最严格的道德准则以及客脱现实的最高水平行事,”将博物馆办成最讲诚信的殿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之后,就必然将目光转向文化,转向休闲,转向人的自身全面发展。存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面临着发展的有利机遇。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学习、欣赏需求,能够使人们找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此时,博物馆的主要职能是对文物藏品负责,还是对观众负责,就成为现代与传统的重大区别。现代博物馆既实现对“物的关怀”,也实现对‘人的关怀”,这一努力方向预示着博物馆T作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对“物的关怀”与对“人的关怀”相辅相成,能够使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公众生活巾的朋友。
博物馆以物为本,还要以人为本。过去博物馆往往把对“物”的收藏、保护作为强调的重点,但是却忽视了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博物馆的发展目前不仅要重视文物标本,更要关注观众,重视观众的体验和感受。无论是陈列展览的内容,还是文物展品的选择,都要考虑观众的角度,增强观众的参与件、趣味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里的以人为本,还体现在观众在博物馆内能得到满意的服务。例如印刷有各国义字、介绍宣传博物馆的简介,没有服务台为观众提供俗询。博物馆还应设有餐厅、咖啡厅、卫生间、休息用的倚凳,在不影响主要参观路线的前提下,安排人性化的休息场所等。
博物馆教育具有实物性、白:观性、自主性、礼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观众的需求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育人员的单向传播过程不冉是唯一的手段,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权逐渐扩大,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关注。就青少年而言,大、中、小学生乃至学龄前儿童,生长在信息『l寸代,思维活跃、崇尚技术、追求时尚,需求早现多样化,个性化,以往单向传播的教育模式和资讯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对博物馆的需求,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传播内容,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工作语言,以适应不同教育对象。
博物馆是社会发腱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义明进步的标志,是促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博物馆纳入旧民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博物馆应是加强社会教育的积极力量,努力发挥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推动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组成更加健全的社会教育网络,有利于普及博物馆义化,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同时,博物馆应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博物馆应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为宗旨,更多地参与到礼会发展的进程之中,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冲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公共义化机构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文化福利的重要内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