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衡量一座博物馆的水平高低,不仅取决于馆藏文物的丰富与否、研究成果的丰硕与否、陈列展览的精美与否,同时取决于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否树立了观众至上的意识,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博物馆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博物馆体现的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文化共享和文化参与,只有在真正平等、自由、民主的和谐社会里,博物馆才能成为一种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今天,在城市中人们需要有能够寄托精神的地方。博物馆作为精神的家园,人们在这里就要有“家”的感受。要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切实感受到,参观博物馆是一种美好的经历,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城市不仅需要现代化,而且也有社会责任让每个公民有归宿感,有主人翁精神。∞’博物馆必须更加自觉地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努力避免因强调博物馆的特殊性,而游离于社会发展主题之外的倾向。博物馆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场所,它并不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而是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博物馆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公众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是判断博物馆工作成功与否的途径。
在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一些前沿科技,更是日新月异。面对学习型社会,博物馆要做好迎接学习高潮到来的准备。在我国,青少年学习知识、了解文化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但是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毕竟十分有限。以书本为依托的教学方式,不可避免的缺乏趣味性和形象性,使中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博物馆的有效介入,则可以让书本上“死”的知识“活”起来,以更为活泼生动的形式呈现给青少年,使他们切实有效的对知识加以吸收和消化。对于各博物馆而言,应努力使博物馆及其陈列展览更加贴近青少年的生活,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地参观是目前青少年有效介入博物馆的主要途径,从实地参观考察当中获得的精神体验和第一手直观信息是对学校书本教育的有效补充,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在从参观博物馆这一环节中所激发出来的强烈求知欲和愉悦感受,更可以成为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精神力量。所以,一方面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应当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效地增大课外教学的辅助作用,将学生有序地带出校门,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观察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能力。通过学校和博物馆的合作,为青少年搭建一条通往自我完善的桥梁,使青少年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课堂,而要使他们能够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看待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希望。
传统博物馆历来重“参观”轻“推广”,儿童到博物馆的任务就是认真地“看”。然而,儿童阶段是人生模仿性最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能接受适当的教育,具备发展环境和丰富经验,潜在的天赋就能够得以发挥。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如果接触实物、实际操作,借由观察、分类、预测、描述和推理一系列过程,就会学习情绪高、持续久、比较有成就感。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常年推出“家庭快车”、“学校之旅”等教育项目,该馆还特地从博物馆藏品中挑选出1.8万件一般复制品专供对外教育使用。
……
展开